中國化工集團四川藍星機械發出震后第一批產品
中國化工集團四川藍星機械發出震后第一批產品

文章來源: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6-18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所屬四川藍星機械有限公司為東汽樂山多晶硅項目生產的氯硅烷貯槽和堿液罐裝車首批產品于6月9日裝車發運出廠,自此標志著藍星機械震后恢復生產取得成效。
5·12大地震使藍星機械95%的廠房受損,大量的設備遭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達2億元。在大災面前,公司領導班子帶領干部職工救人、安置職工;組織80多名職工組成的搶險隊清理受損廠房和設備;5月14日,20多名營銷人員開始跑市場,與客戶交流,搶訂單;5月15日,公司派出1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前往四川金象公司等企業進行設備的組件、安裝,技術部30多名技術人員全部擠進公司過去的職工食堂辦公,80多名工程人員走進未受損的球罐車間,在余震不斷的情況下,頂著壓力,加班生產。為東汽樂山多晶硅項目趕制的8臺氯硅烷貯槽和堿液罐是該企業首次加工,這批產品因全是不銹鋼材料,技術含量高,制造難度大,企業員工克服困難,加班加點,確保了新產品的交貨任務。
就在藍星機械順利完成東汽樂山硅材分公司多晶硅項目合成氯硅烷貯槽生產任務的同時,該公司又與青海鹽湖集團簽下兩臺5000m3液氨罐和一臺氯乙烯球罐,與河南開封黃河空分集團簽下兩臺650m3的氧氣和氮氣罐供貨合同,兩單合同總值近3000萬元。這是5·12大地震后該企業簽下的第一筆大單。
三年前藍星機械曾為鹽湖集團提供過合成氨內件,其技術水平及優質服務深受鹽湖集團的稱贊。2008年4月,鹽湖集團綜合利用項目二期工程所需兩臺5000m3液氨罐和一臺氯乙烯球罐開始在全國公開招標,有關技術人員多次到藍星機械等企業考察、交流,巧合的是5·12大地震時技術人員正在成都與藍星機械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商務交流。地震后,鹽湖集團密切關注藍星機械受災、救災及恢復生產情況,并通過電話、傳真、網絡與藍星機械有關技術人員繼續交流、溝通。
鹽湖集團有關人員認為,藍星機械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一是藍星機械能提供設計、制造、安裝一條龍的優質服務,可靠;二是在5·12大地震災難面前,藍星機械干部職工不等不靠,奮力自救,多渠道恢復生產,這樣的企業、這樣的團隊可信。
藍星機械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球罐生產制造基地,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致力于球罐安裝工程項目的開發,建立了46個質量控制環節和129個質量控制點,培養和鍛煉了一批技術過硬從事球罐設計、制造、安裝工作的職工隊伍,目前已向化工、石油、醫藥、煤氣、軍工等企業提供了400多臺各種型號的球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