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鐵八局重慶武隆山體垮塌現場搶險紀實
中國中鐵八局重慶武隆山體垮塌現場搶險紀實

文章來源: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發布時間:2009-06-11
6月5日下午,重慶市武隆縣鐵礦鄉雞尾山山體突然垮塌。伴隨著雷鳴般轟隆聲,數百萬方山石涌進山谷,瞬間將山谷填平,將附近一個采礦場和10多戶居民以及一些路人近90人吞沒。據初步估計,此次武隆山體崩塌滑坡體總量超過了350萬立方米。災難震驚全國,牽動著國家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心。
正在武隆縣境內承擔南涪鐵路施工任務的中國中鐵八局一公司,在聞訊后,迅速組織了兩支搶險突擊隊趕赴受災現場,作為首家到達現場的中央企業,開始了一場生死時速般的搶險大救援。
火速馳援
中國中鐵八局一公司這支活躍在重慶和西南等地的施工勁旅,為重慶和西南等地的經濟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曾在5.12汶川大地震搶險救援中,充分發揮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打通了被譽為抗震救災“生命通道”的廣岳鐵路。以堅強的意志和搶險救援中灑下的每一滴汗水,贏得了災區人民和社會各界的尊重和敬佩。
面對重慶武隆山體垮塌的巨大災情,中國中鐵八局一公司干部職工又一次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災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一切”的深刻含義。在聞訊后的短短20分鐘里,一公司副總經理劉長春立即從參建南涪鐵路的兩個項目部中集結了50余人,調集了8臺大型機械設備,分別由項目經理魏吉康、謝守峰帶隊,兵分兩路向受災現場進發。搶險隊在災難發生后的兩個小時,第一個到達了受災現場,旋即展開了救援行動。
生死營救
由于雞尾山崩塌區的地形、地質復雜,山體崩塌后造成的沖擊使呈垂直切面的巖壁極不穩定,懸掛在巖壁上的大量碎石隨時會再次形成滑坡垮塌,受災現場不時地有巨大的巖石滾落下來。
但率先進入受災地區的中國中鐵八局一公司搶險隊員冒著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與隨后趕到的消防、武警官兵一道,成功將100多名群眾疏散轉移到安全地帶。由于進入搶險救援現場的道路只有一條鄉村機耕道,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設備無法進入,搶險隊員們就用鐵鍬挖,用手搬,與消防官兵一道,經過十多個小時的奮戰,成功解救出8名被困人員。一公司搶險隊員們一張張雖然疲憊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搶修通道
6日下午,武隆搶險指揮部要求一公司搶險突擊隊組織力量,在距離事發地較近的長壩鎮內搶通一條公路,為搶險現場開辟進出通道,以保障搶險現場的物資供應和傷員轉移。
事發地鐵礦鄉紅寶村通往外界的道路只有一條狹窄、崎嶇的山路,加之彎多坡陡,路況極差。道路不通,機械設備上不去,運送物資和傷員的車輛上不去,搶險工作就無法快速有序展開。這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生命通道”。一公司接到命令后,又迅速組成了200多人的搶險隊,星夜增援搶險現場。連夜展開了道路拓寬和平整的突擊任務。
6日晚,天空開始紛紛揚揚地下起了大雨。但在黢黑的山坳里,卻一改往日的沉寂和寧靜。轟隆的機器聲與鼎沸的人聲混響,車燈與手電光交織,雨水與汗水共淌。當6月7日的晨光照進山坳,照在滿臉疲憊渾身泥濘的搶險隊員身上時,他們抹去臉上混合著雨水的汗水,再次露出了勝利的興奮和喜悅。13個小時的連續奮戰,28公里連接生命的通道。在這兩個平常簡單的數字背后,中國中鐵八局一公司再次演繹了生死時速的激情碰撞,生動詮釋了中鐵八局一公司干部職工高度的大局觀念和強烈的責任意識,充分展示了中國中鐵八局一公司是一支招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
大愛無聲
剛剛從搶險現場撤下來還沒來得及休息的突擊隊員們,當聽說受災地區的群眾喝水有困難,立即將自帶的飲用水送給了受災群眾,與此同時,將現場情況迅速報告項目部,緊急組織了300件礦泉水和其他應急物品,第一時間送達到了災民手里。
武隆搶險指揮部對中國中鐵八局一公司這支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不顧危險和疲勞,發揚敢打敢拼的精神、連續作戰作風全力營救被困群眾,搶通生命線的隊伍表示了贊賞和感謝。但一公司的干部員工深知,全力以赴搶險救援刻不容緩,也是央企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是在這種國家需要、災區需要、群眾需要的關鍵時刻,必須堅決地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否則就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組織、對不起災區的群眾。
7日晚,中國中鐵八局一公司先期的兩支搶險突擊隊應武隆搶險指揮部的要求,撤出現場進行修整。截止到6月10日下午六點,一公司共計派出8支搶險突擊隊,232人次,8臺機械設備,同時,還組織了兩個應急救援小組,只要前方有需要,隨時趕赴救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