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商銀行《200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是招行自2007年以來發布的第四份社會責任報告,從股東、客戶、員工、社會、環境等方面,全方位地向社會公眾披露2009年度招商銀行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及未來努力方向。作為為數不多的能夠連續四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中國企業,招商銀行通過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方式,向廣大利益相關方表明了對于“源于社會、回報社會”這一責任理念的不懈追求和積極探索。
該報告是招商銀行首次參照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3)及其金融服務行業報告補充指南(FSSS)進行編寫的。經過自我評估,招商銀行認為信息披露已經達到GRI所規定的B級。同時符合中國銀監會《關于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社會責任的意見》、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指引》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的相關要求。
在該報告中,招商銀行首次進行了利益相關方分析,確定股東、客戶、員工、社會、環境為該行關鍵利益相關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招行社會責任戰略框架的“五大計劃”,即價值增長計劃、客戶滿意計劃、員工成長計劃、社會和諧計劃、綠色發展計劃。招行計劃從2010年到2012年,循序漸進地實施社會責任戰略,在進一步優化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同時,完善社會責任績效管理機制,實現社會責任工作的常態化管理。
據了解,招行2009年深入推進中小企業專業化經營,加快準法人制小企業信貸中心的發展和分行中小企業專業化經營改革,目前,已在蘇州、上海、杭州、南京、寧波、北京和東莞等城市建立了20 家分中心,在7 家試點分行成立了首批中小企業金融部,專門負責分行中小企業業務的營銷、管理和授信審查。截至2009 年末,招行全國服務中小企業客戶數達12,620 戶,中小企業貸款余額為3,083.70 億元。
在綠色金融方面,2009 年,招商銀行頒布了《綠色金融信貸政策》與《可再生能源行業營銷指引》,從信貸政策與資產營銷方面對綠色金融給予了充分的指導和支持。一方面,加強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信貸準入管理,強化預警退出機制建設,有效地控制相關行業的貸款規模增長。另一方面,招行積極開展針對環境友好型產業的信貸業務,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的協調發展。2009 年,招行累計向綠色信貸領域投放貸款398.20 億元,同比增長59.71%。此外,招行還加強與國際金融公司(IFC)的合作,開展風險分擔產品的研發工作、清潔發展機制(CDM)咨詢服務、法國開發署能效及可再生能源低息貸款項目,以及綠色私募基金等新業務。
扶貧工作是招行助力和諧社會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從1998年9 月開始,招行就承擔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所轄的永仁、武定兩縣的定點幫扶任務,通過委派扶貧干部、捐助資金物資、協助招商引資等方式促進幫扶地區的脫貧致富和新農村建設。截至2009年,招行累計選派了11批共42名扶貧干部赴兩縣定點幫扶,發動員工個人捐款捐物超過3700萬元,員工“1+1”結對子資助超過9400名中、小學生,所資助的學生中有246名學生考上了大、中專院校;先后建設了25個溫飽示范村、捐建希望小學30所、建文化室11個、計算機教室13個、圖書室15個,架橋3座,修路28條;累計投放小額信貸循環400萬元,扶持農戶發展種養殖業和加工業;幫助引進資金2000多萬元用于當地支柱產業建設;舉辦各種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80多期,培訓人員8600人次。
招行時刻關注需要幫助的群體,通過多種形式改善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態,與社會共享企業發展成果。2009 年,為了傳承和保護在地震中遭受重大破壞的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呼吁各界關注羌文化,招行啟動了“金葵花”羌族少兒合唱團音樂教育公益計劃,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了150 萬元作為該計劃運作基金,并結合羌族愛心義賣、愛心家庭溫暖結對等活動,增加活動的社會效益。
2009年,招行先后獲得了《亞洲華爾街日報》2009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第一名、美國《財富》雜志“2009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20年特別貢獻獎”、民政部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中國金融企業慈善榜——銀行業突出貢獻獎”、北京大學和《經濟觀察報》“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等殊榮。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表示,履行社會責任,弘揚商業倫理,是時代賦予中國企業的光榮使命。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商業銀行更是義不容辭。未來,招行將一如既往地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為實現股東、客戶、員工利益的共贏,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新的力量!
據悉,招商銀行近期在內部頒布了“綠色低碳運營十四條”,從用水、用電、用紙、采購、建設等各運營環節進行約束和要求,并充分調動廣大員工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用實際行動減少碳排放,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