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80多年,還沒見過生產不冒煙的煙囪,真是奇了,乙烯廠的環保做得真不錯!”這是茂名乙烯廠區周邊村民在參觀乙烯生產現場后的由衷感嘆。
多年來,中國石化通過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積極采取結構調整、科技創新、資源優化、加強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在生產經營總量持續增長的同時,公司節能減排指標逐年改善。與“十五”末相比,2009年萬元產值綜合能耗0.77噸標煤、降低15.4%,外排廢水COD量下降16.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1%,萬元產值新鮮水用量下降30.2%,超額完成了中央企業負責人第二任期目標任務,提前實現了國家下達的“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中國石化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不斷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促進能耗物耗大幅降低。曾有專家打了個十分形象地比方:要把上億噸的原油“吃干榨盡”,需要石化企業有一副好“腸胃”。這副“腸胃”,就是煉化的工藝線路,簡而言之就是優化的產業結構,這直接關系到企業資源利用率的高低。中國石化通過對重點企業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促進了裝置規模大型化和集約化,使企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讓旗下的子企業練就了一副“好腸胃”。2009年底,中國石化煉廠平均規模提高到747萬噸/年,乙烯裝置平均規模接近世界水平,資源利用率明顯提高。累計關停落后煉油能力1620萬噸/年,關停幾十套小化工裝置及小型燃油鍋爐,優化調減油庫500多座,進一步精干了主業,降低了綜合能耗。
中國石化近年來共安排投資280億元,實施節能減排技改技措項目877個,使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和設備在生產經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中國石化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注重發揮上中下游一體化優勢,不斷優化資源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循環利用、變廢為寶讓中國石化旗下的不少企業都嘗到了甜頭。揚子石化高高的煙囪噴出的火焰,再也沒有以往“壯觀”了,火焰變小是因為現在產生的火炬氣被回收,成了化工裝置加熱爐和熱電廠的燃料,僅此一項,揚子石化去年就增效9600萬元。燕山石化燃燒了幾十年的8支“火炬”已經熄滅了,而熄滅這8支火炬,每年可回收利用火炬氣20萬噸。
中國石化注重把節能減排與“三基”工作結合起來,通過抓基層、打基礎、練內功,不斷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制定實施《集團公司節能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了能耗統計指標體系、監測體系,促進了節能減排的科學、有序和規范管理。同時,中國石化高度重視節水工作,將節水指標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加強建設項目節水“三同時”,優化供水、用水和排水系統。積極開發節水技術,化工系統節水減排成套技術已形成自有技術40余項,申請國家專利24項,為節水減排取得明顯成效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節能減排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時,中國石化也清醒地認識到,節能減排工作任重道遠,還需不斷探索,不斷努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