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制造”為大運全方位立體式護航
“航天制造”為大運全方位立體式護航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1-08-17
8月12日晚,深圳灣畔,宛如“春繭”的深圳灣體育中心成為世界目光焦點。為確保大運會高效、安全、可靠、穩定舉行,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承建,科工一院、科工四院、科工七院、科工九院、061基地以及航天科工深圳(集團)有限公司參與建設的大運安保科技系統承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大運安保科技系統是一個綜合運用了視頻、紅外、聲納、震動等基礎探測手段的大型綜合安保系統。該系統集成應用了智能視頻分析、人像識別、水下目標探測、圖像處理及增強等多領域的新技術,開創性地構建了一個立體、多層次、全天候的安全監控處置體系。
一、安保運行圖和安防系統設計
安保運行圖是從安保實戰的角度結合各場館的地理環境、比賽項目、熱點程度、觀眾人數、風險因素等情況,對大運賽時安保工作的運營進行的規劃設計。依據安保運行圖設計,安保指揮人員可以明確賽時各項安保運行工作如何在空間、平面上加以組織,進而作為賽時各業務部門開展運行工作的重要依據,并明確賽時安保運行對場館硬件設施的要求。
二、安保指揮系統
該系統將視頻指揮調度、集群通信以及GIS顯控等涉及指揮調度的三個主要功能有機進行整合,突破以往這些功能“獨立成章”的技術瓶頸,成功實現在一套軟件、一個系統、一臺機器上完成視頻查看、實時呼叫、顯示控制等一系列應急聯動工作。
三、場館技防系統
場館技防系統包括視頻系統集成建設和場館安防系統建設兩部分。
視頻系統集成了200多個派出所(警務室)、50余個重要場館和重點設施的視頻系統,并將這些視頻圖像通過網絡進行調取。深圳市所有的新建視頻監控信息點、已建數字視頻監控信息點以及已建模擬視頻監控點也在這個系統內進行了有機整合,實現了重點場館內區域無死角全覆蓋。
四、電子證件應用系統
電子證件應用系統是一套以RFID技術為核心,實現對人員、車輛的相關證件進行查驗比對目的,以電子證件信息應用管理平臺為基礎的實用、便捷、智能、高效的安保應用系統。該系統為大運會安保工作運營提供實時的人員身份信息核查、車輛信息查驗和出入記錄查詢,人員和車輛信息展示與倒查,以及各個業務部門和查驗部門信息的實時交互,確保對大運會主場館人員、車輛及各場館重點區域進行實施管控。
五、信息通信及網絡系統
信息通信及網絡系統實現各類數據的高速轉發、提供高帶寬的網絡出口,可保障各場館基本語音及統一通信業務和專用有線電話通信。
光纖鏈路建設了覆蓋全市各場館及重點單位的通信鏈路。有線通訊系統建設中,采用程控交換系統與VOIP電話系統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各級指揮中心、場館及相關設施的語音通信,充分保障了大運會期間語音及信息通信的暢通。
六、網絡安全系統
網絡安全系統從組織管理、技術防護和服務保障三方面進行規劃設計和開發部署。
該系統包括場館網絡安全域、分區指揮中心網絡安全域部署防火墻,可有效控制非物理隔離網絡間的授權訪問。通過內外網數據交換平臺,實現物理隔離網絡間的數據交換,達到全面、立體地保障大運會業務系統的安全。
網絡安全管理平臺實現對分散的安全系統和大規模的、多源的安全事件進行動態管理,保證全局網絡的可控,提高安全系統的整體協同作戰能力。
七、公安專用系統
立體防控探測系統、衛星通信車、移動指揮車等設備共同構成公安專用系統。
立體防控探測系統構成對陸、海、空三維一體的防控模式,對進入防控區低空慢速小目標進行檢測、報警、跟蹤和定位。
衛星通信車適用于重大警衛任務、大型活動保衛和處置突發事件通信保障工作,可在行進和停止過程中實現動態不間斷的圖像、語音、數據等多媒體信息通信。
移動指揮車綜合應用現場指揮控制等技術,為重要項目和重點場館提供視頻和語音通信保障,為指揮員決策提供依據。
八、無線通信系統
無線通信系統為滿足大運會期間高話務量的需求,在應急指揮通信系統基礎上進行擴容建設,并充分考慮多種保障措施,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本系統已覆蓋深圳全市,通過交換機、基站、直放站及有線調度臺、手持終端等設備組建而成。同時為保證重要區域無線通信的可靠性,系統除完成對多套常規系統進行擴容和兼容外,還對原有存儲子系統進行了熱備份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