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成功進行國內首次航空生物燃料試飛
國航成功進行國內首次航空生物燃料試飛

文章來源: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1-11-02
2011年10月28日,基于中美兩國的能源合作,由中國國航、中國石油、波音公司和霍尼韋爾UOP公司共同合作,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實施中國首次航空可持續生物燃料驗證飛行。中國國航使用現役波音747-400型客機加載由中國石油和UOP公司合作生產的航空生物燃料在首都國際機場執行本場驗證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執行這次試飛任務的帶隊機長是國航飛行總隊副總隊長鄭為民,他執飛過多種機型,有豐富的飛行經驗,曾執行波音B747機型首班利比亞撤僑包機任務,榮獲多種安全飛行榮譽;機長張榮斌是國航飛行總隊四大隊副大隊長,曾兩次承擔奧運重要包機任務,在利比亞撤僑中有著突出表現;第一副駕駛遠航,曾兩次執行利比亞撤僑包機任務,是飛行總隊四大隊的青年標桿。
飛行前試飛機組進行了精心準備。他們按照驗證飛行科目設置的全流程要求,在燃料的成份、與普通航油的區別、對飛行有無影響以及特情處置準備上,進行了專題研究,并通過模擬機反復練習,全面熟悉情況,做好充分準備,為成功試飛保留下各項重要數據和指標。
本次試飛所需航空生物燃料的原料來自中國石油小桐子原料基地;使用UOP技術將小桐子原料油轉換為航空生物燃料;中國航油負責將航空生物燃料與傳統航空煤油按50:50比例調和,試飛燃料同時符合GB6537標準和ASTM D7566-11標準;波音公司和普惠公司為此次提供飛機及發動機技術支持。
航空生物燃料的質量將滿足或超越現行航油標準,在使用時不需要對飛機及發動機進行改裝,也不需要新建和改建燃料儲存、輸送設施,可直接與傳統化石燃料調配使用。經過業界的嚴格評估,含生物燃料的混合航空燃料標準已經通過認證,可直接用于商業飛行。基于此優點,航空生物燃料可替代傳統石化能源,當航空生物燃料產業化后,能夠有效緩解石油短缺給航空業帶來的壓力。
目前,第二代航空生物燃料原料種類以小桐子、亞麻芥、鹽土植物以及微藻為主,這些原料具有不與民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優勢。同時,航空生物燃料的開發還將考慮保持生物多樣性,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等多方面。因此,包括航空公司、飛機制造商、發動機公司、石油公司在內的各行業目前共同致力于推動可持續航空生物燃料的開發及產業化。
由于航空業始終將安全置于首位,在相當長一段時期的技術條件下,很多新能源如電能、太陽能、氫能、核能等將無法用于商業飛行,目前,航空業能選擇的可替代能源只有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技術應用于航空業,將成為行業嶄新的環保技術和手段,對減少航空業排放,應對能源危機,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近年來國航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致力于推進綠色飛行。通過機隊優化、二次放行等一系列措施提高運行效率、節約航空煤油消耗、減少廢氣排放。2009年,國航自行開發建設了“能源與環境監測系統”;2010年,國航首推綠色航班,倡導節能減排,綠色出行;2011年加入國際航空生物燃油組織,成功進行國內首次生物燃油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