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建援建的玉樹災后重建多所學校正式交付使用
中國電建援建的玉樹災后重建多所學校正式交付使用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03-13
3月10日上午,青海玉樹災后重建學校春季開學入住儀式在玉樹縣結古鎮舉行,標志著災后重建首批學校的正式交付使用。
據了解,玉樹災后重建的43所中小學中,今年春季投入使用的共16所。目前已報到學生47957人,其中3242名系異地安置返鄉學生。剩余27所學校將于2012年9月前竣工,并達到入學條件。3月15日前,玉樹所有學校將全面開課,屆時將有近17000名學生在新校舍中迎來新學期。
16所新學校中,由中國電建集團所屬中國水電股份公司承建的共有4所,分別為玉樹縣第三完全小學、玉樹縣第四完全小學、玉樹縣第二民族中學、玉樹縣第三民族中學,均于2010年開工建設。其中玉樹縣第三完全小學于2010年7月10日開工,成為玉樹首個開工建設的學校。學校總投資6360萬元,總建筑面積14900平方米。落成后的學校設置48個教學班,可容納2400名學生,主要建筑物包括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圖書藝術樓、教工公寓樓和室內體育館等,是目前玉樹規模最大的小學。
在學校建設過程中,中國水電股份公司充分考慮了玉樹特殊的氣候特征、地質條件和環保要求,在建筑設計施工和設備選型及安裝過程中均引入了安全至上、低碳環保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校園內的所有設備儀器均按照玉樹特殊氣候環境要求進行設計安裝,所有建筑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結構簡單規范,并在各連體建筑的轉角部位設置伸縮縫,以滿足抗震設防要求。校園路燈供電方式采用太陽能,衛生間采用了節水型便器水箱和光電感應式水龍頭。玉樹縣第三完全小學一改傳統的燃煤供暖方式,采用了玉樹地區唯一的電熱膜采暖系統。校園建筑的重要出入口設置了殘疾人專用通道,教室課桌椅尺寸根據不同年級學生身高進行了差異化設計。
為適應教育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需要,各校園內除配備了塑膠跑道、人工草坪、室內體育館、多媒體報告廳、電子圖書館、計算機室、音樂室、美術室、舞蹈室、大屏幕LED顯示器等現代化硬件設施外,還建立了由通信網絡系統、有線電視系統、程控電話系統、網絡交換機系統、安全防范系統、背景音樂及應急廣播系統、多媒體影音系統、電子大屏幕系統組成的校園一體化信息網絡系統,每個教室均配備了實物投影儀、教師電腦、短焦投影機和集視頻、音頻、圖片、文字播放及手寫功能為一體的電子白板等現代化多媒體影音教學設備,充分實現了校園一體、班班互通、師生互動。
全新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對學校師生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學前,中國水電集團對承建學校的300余名教師進行了為期3天的設備操作技能專項培訓。
自學校開工建設以來,中國水電股份公司援建干部職工在自然環境、施工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強化組織管理、搶抓施工進度、保證工程質量,創造了4天1層樓等多項施工記錄,圓滿完成了新學校的建設任務。
為確保4所學校在春季開學前投入使用,中國水電集團玉樹重建現場指揮部在冬歇期間堅持在西寧辦公的同時,于2月初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安排部署學校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副指揮長張宏率領各相關部門趕赴玉樹,現場督導重建工作,按期實現了4所學校的交付使用。
走進新校園,感恩第一課。開學的第一天,各學校用統一編寫的新教材,為學生們上了主題為感恩的第一堂課。震后轉到天津上學的玉樹縣第三完全小學學生扎西拉毛和才仁代吉,如今已回到玉樹,成為了玉樹縣第三民族中學的初中二年級學生。除了表示對新校園的滿意之外,她們還說,自己和同學們將知恩感恩,勤奮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中國水電援建者和全國人民的一片深情。
為配合玉樹災后重建的中小學校順利開課,中國水電股份公司玉樹重建現場指揮部聯合玉樹縣教育局和設備供應商,對承建的玉樹縣第二民族中學、第四完全小學等4所新學校的300名中小學教師集中進行了教學儀器設備操作技能專項培訓。培訓以電教設備應用、無塵教學、藏文書寫、電子白板互動、電子展示臺的使用等為主要內容,通過技術人員的現場操作和演示,教師們基本掌握了新設備的各種應用,對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