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fā)布  >  央企聯(lián)播 > 正文
        光明日報:郭明義微博推動愛心大救援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發(fā)布時間:2012-06-04

          “剛剛接到一名臨產孕婦的丈夫打來的電話,他妻子大出血,嬰兒恐怕保不住,急需血小板止血,請A型血愛心隊員,到鞍山市中心血站獻血小板,救母子命!!!”

          今年2月10日13時59分,一條求助帖在新浪微博出現(xiàn),旋即被轉發(fā)了764次;幾分鐘后,便有大量志愿者疾馳在去血站的路上;一小時后,要求獻血的市民擠滿了采血大廳。又過了一會兒,28歲的小伙子劉東博,第一個躺在了采血機旁,捐獻了一個單位的血小板。

          18時16分,微博上歡快地跳出4個字:“母子平安!”醫(yī)院里,孕婦的丈夫杜興龍望著平安的母子喜極而泣。

          微博本是傳播和分享信息的平臺,在這里,卻成了拯救生命的綠色通道。是誰,在這140字的狹小空間里推動了這場愛心大救援?

          是“當代雷鋒”郭明義!

          據(jù)記者了解:自2011年3月25日開通微博,僅僅一年多時間,郭明義的粉絲已達970多萬。通過網絡,有5000多人報名加入郭明義愛心團隊,1000多位遇到困難的人得到了網友的救助。

          “微博給了我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用愛心去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去帶動更多愿意幫助別人的人,同時把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傳遞給更多人。”——郭明義

          談到開微博,郭明義的“啟蒙小老師”——東北新聞網記者曲晟說:“老郭一開始并不感興趣,甚至有抵觸情緒。一是覺得年齡大了,對互聯(lián)網知之甚少;二是網上魚龍混雜,怕自己難以應付。”

          大伙兒開導他:你當初還沒學過英語哪,最后還不成了翻譯?網上言論七嘴八舌不假,但是,越是魚龍混雜,不是越需要正本清源么?

          “‘微友’您好!how are you !今天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我開始融入這個群體,同‘微友’一起分享陽光、溫暖、力量、快樂。謝謝!”2011年3月25日,郭明義以他特有的語言和句式,開始了微博之旅。從齊大山鐵礦工作現(xiàn)場,到愛心團隊活動,從家庭日常生活,到他對幸福的感悟,每天都會一一“曬”出。首日粉絲數(shù)7000,次日超過了1萬,“五一”節(jié)后更以日均2萬的數(shù)量增長。很快,郭明義的微博便躍升為新浪微博新人排行榜第一位。當年6月,粉絲突破100萬;8月,突破200萬;不到一年,突破700萬。

          過去,郭明義發(fā)展愛心團隊成員,需要面對面動員、發(fā)倡議書號召,甚至利用給工友搓背的機會,這一次,只要輕觸手機屏,便一呼百應,郭明義感覺自己長出了“三頭六臂”。

          2010年8月9日晚,百度貼吧上一則《女兒不要怕,媽媽永遠陪著你》的帖子,在鞍山引發(fā)了愛心海嘯。這位堅強的媽媽叫鄭春東,時年34歲,經營一家文具店;丈夫嚴會春42歲,是鞍鋼一名工人。夫妻倆好不容易才盼來一個寶貝女兒小嚴涵,誰料想孩子才10個月零6天,媽媽在她的小臉蛋上就發(fā)現(xiàn)了出血點。一查,居然是白血病!為了給孩子籌集醫(yī)藥費,鄭春東把文具店和家里的房子都賣了,才籌集了10多萬元。可醫(yī)生說,如果要做骨髓移植手術,至少需要30萬元。就在夫婦倆一籌莫展的時候,郭明義帶著6000多名志愿者的愛心——193674元錢來了。嚴會春夫婦終于登上了去往上海的列車,并順利地為孩子做了骨髓移植手術,就連醫(yī)生都稱小嚴涵是“創(chuàng)造奇跡的小女孩兒”。

          郭明義說:“在這次救助中,許多志愿者通過微博進行了發(fā)動,使我見證了網絡的力量,我也因此迷上了微博。”

          山西隰縣黃土村村民郭珍珍,為給患尿毒癥的兒子捐獻一個健康的腎,每天“暴走”5公里,體重從75公斤減到55公斤。

          2012年2月17日下午5時45分,郭明義第一次在微博上發(fā)貼:“作為母親,郭珍珍為了兒子曹偉偉換腎已經鍛煉了一年,20萬手術費自己籌集了13萬,還缺7萬,哭泣中,悲傷中,郭明義愛心團隊捐1萬,還缺6萬,誰能幫助她一把,謝謝了。”

          3月16日,郭明義再一次更新了微博:“中國通用投資公司全體員工以及通用集團部分團干部為郭珍珍捐7000元。目前,所需20萬元手術費用全部到位,手術進入倒計時。”

          “暴走”媽媽郭珍珍在電話中對鞍山媒體說:“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在我們走投無路的時候,只通一次電話就得到了郭師傅的大力幫助,并且他還呼吁其他人都來幫助我們,向郭師傅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伸出你的手臂,匯成愛的森林。郭明義微博給我打開了一扇通往美德和幸福的大門,讓我和我的家人、同事一起,感受到了道德的偉大力量。郭明義需要微博,微博也需要郭明義。” ——網友“悄悄說兩句”

          點開新浪微博人氣排行榜,“高高在上”的大都是俊男婧女的明星形象。“在一群明星中,我發(fā)現(xiàn)屏幕上跳出了一個很‘另類’的頭像:戴著個安全帽,臉挺黑,牙很白,當時我就想,這個人是誰啊,居然有這么多粉絲?原來,他就是‘當代雷鋒’郭明義。”

          說出這些話的,是北京貴友大廈工會副主席董敬。年過四十,早已過了追星的年齡,但她對郭明義躥紅網絡還是感到好奇。

          去年“五一”前夕,董敬從微博上得知郭明義要來北京,便和辦公室的幾位“郭粉”商量,突然襲擊一下“心中偶像”。在北京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們“抓”到了郭明義:“郭師傅,我是你的微博粉絲,能和您一起合個影嗎?”“當然可以,我們還可以一起做好事。”郭明義的坦誠和熱情給“郭粉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董敬和郭明義一起,共同出資6000元,幫助一名四川大學生順利完成了學業(yè)。過去連打針都害怕的她,嘗試了人生的第一次獻血,又簽下了捐獻遺體志愿書……

          兩年前,記者到鞍鋼采訪,大孤山球團廠原料作業(yè)區(qū)工人王博蔚曾說:“不了解郭明義的時候,好多人都說他是大傻子。可是,和他處過一段時間之后,好多人都選擇了和傻子站在一起。此話不假。”

          遼寧職工報記者部副主任劉然,是一個非常要強的女記者。2011年4月19日,突然被確診為絨毛膜癌,需要住院化療4到6個療程。面對突然的變故,她也有過情緒消沉的那一刻,然而,郭明義微博的一句:“劉然,早晨好!您微笑了嗎?”立即驅散了她心中的陰霾。她知道,生活的每一天都可以是美好的,只是需要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記錄美的眼睛。她這樣回復@鞍鋼郭明義:“我很好,已經開始正常工作了。估計是化療起作用了,白細胞已經降到3100,頭發(fā)也掉得厲害,估計等不到第二次化療,就得以禿頭示人了。哈哈。”去年一年,作為記者,她不僅跑遍了遼寧省內的14個市,而且向社會各界捐出了5300余元愛心。

          郭明義微博像一塊磁石,將天南地北無數(shù)的愛心吸引聚集在一起。去年6月12日,郭明義向志愿者和網友們發(fā)出了無償獻血的倡議,有6000多名網友轉發(fā)和回復。6月14日世界獻血者日當天,3000多名志愿者和網友總計獻血60多萬毫升。

          據(jù)鞍鋼集團宣傳部副處長劉敬元介紹:截至目前,郭明義愛心團隊已遍布全國各地,有400余支,志愿者總數(shù)達72萬多名。僅據(jù)對鞍山地區(qū)志愿者的統(tǒng)計,郭明義愛心團隊已累計捐款200多萬元,資助困難學生3200多名,無償獻血130多萬毫升,捐獻造血干細胞血液樣本5000多例。

          2012年3月29日下午3點,郭明義進入新浪微博名人排行前50名,“微博女王”姚晨也來捧場:“祝賀@鞍鋼郭明義!您的愛心讓人感動,公益事業(yè)需要大家的參與,有郭師傅在微博里帶領大家,我們一起來努力,明天會更好!”

          “郭明義微博的力量,對我們很有啟示,如何借助現(xiàn)代信息傳媒手段,讓先進人物的傳播更生動、喜聞樂見、能夠融入日新月異的社會文化和時尚生活,確實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并拿出切實舉措。”  ——遼寧省委宣傳部張玉珠

          截至2012年5月28日13時,郭明義微博粉絲已達到9700550個,每一條微博被網友平均轉發(fā)150次,其中,一條倡議獻血的帖子就被轉發(fā)和回復了6000余次。

          一個普通的工人,在時尚新潮的網絡世界里,何以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網絡紅人?

          “真實。”東北新聞網編輯部副總監(jiān)游凱這樣評價郭明義。他說:“雖然網絡世界是虛擬的,但郭明義落在筆端的每一段文字、宣泄在微博里的每一份情感,都是真實的。因而,讓人感覺到這不是一尊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一個可親可敬、有血有肉的人。”

          “站在礦山上,心中總有一種感動。陽光灑遍礦山的時候,我可愛的工友已經勞累了一整夜了。”這樣的文字從一個全國勞模的筆下流出,讓人感覺到勞模的有情有義。

          “也許年歲大了,對老伴的依賴越來越大。我不會私奔,老伴也不會離開我……”這樣的話出自一個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微博,讓人感覺到典型的有血有肉。

          “復旦大學醫(yī)學院法醫(yī)班女生周姝有一個特殊的家。6個家庭成員來自三個家,互敬互愛,日子雖苦,卻能讓人感到陣陣暖意。其實慈善不是富人的專利,每個人只要擁有一份愛,都可以伸出手來幫助他人。”這話,親切得像一位住在隔壁的愛嘮叨的大媽。

          遼寧職工報記者劉然回憶說:“剛聽到自己得癌癥,整個人都懵了,茫然不知所措。”這時候,一身工裝的郭明義坐著摩托車,風塵仆仆地趕到了醫(yī)院,一把拉住她的手:“劉然,還好嗎?頭發(fā)短了,像個男孩兒,挺精神的……”報紙電視上高大魁梧的郭明義,這時候親切得就像自己的大哥哥。劉然,這位經歷過四個月化療,都不曾掉過一滴眼淚的女孩,此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伏在郭明義的肩頭,任淚水肆意滂沱……“那一刻,我感覺到郭大哥的肩膀是那樣的寬厚,那樣的溫暖。”劉然含著淚說。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善良的火種,郭明義用自己的愛心,把每一顆種子都點燃了。遼寧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玉珠告訴記者:“傳統(tǒng)媒體的報道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灌輸式宣傳,受眾沒有選擇、沒有交流、沒有互動,不容易產生共鳴。相比之下,郭明義微博不是告訴人們老郭是個什么樣的人,而是通過一件件小事,幫助網友去自己感覺、思考,然后作出判斷,這更加符合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從好奇,到關注,到一路追隨,恰恰是眾多網友跟著郭明義學雷鋒走過的軌跡。”

          曾幾何時,一些諸如“小悅悅”等小概率事件充斥了網絡,導致一葉障目,讓一部分人感覺整個社會的道德在滑坡。郭明義微博的異常火爆告訴我們,中國人人心向善、人心向上的主流道德觀并沒有變。東北新聞網絡臺臺長付海鷹說:“微博作為一種全新的媒體,具有傳播快、覆蓋廣、影響大等特點,是信息傳播的一個重要平臺。只要我們從提高黨和政府治國理政能力的高度出發(fā),積極發(fā)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加強網絡輿論引導能力,就一定能唱響網上思想文化建設的主旋律。”

          2011年10月,遼寧省的武秀君、袁純泉、高玉賢、徐文濤、曹偉等5位道德模范相繼開通了微博;今年,又有120多位遼寧省的道德模范開通了微博,加入到了郭明義為群主的“道德模范之家”微博群,成為全國首個道德模范微博群體,在網上共同譜寫著“大愛遼寧”的壯美詩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性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无码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 色吊丝中文字幕|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2020|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 潮喷无码正在播放|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字幕日本高清|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