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精神的力量 “明義精神”推動鞍鋼科學發展
匯聚精神的力量 “明義精神”推動鞍鋼科學發展

文章來源: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2-07-26
胡錦濤總書記就學習郭明義作出重要指示兩周年系列報道之二
在胡錦濤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后的兩年間,越來越多的鞍鋼集團公司職工踏著郭明義的足跡,在崗位上付出,在社會上奉獻。“郭明義”,不再僅僅是一個人,它更象征著一種精神,引領著更多的人投身到鞍鋼集團公司科學發展和履行中央企業責任的偉大實踐中。
2012年2月17日,來自鞍鋼集團公司不同崗位的干部職工聚集在一起,通過“郭明義論壇” 講述著他們與企業共克時艱的故事。
“作為一線職工,我們以郭明義為榜樣,從崗位實際出發,樹立‘穩定生產就是為公司作貢獻’的理念。”
“面對上游原燃料漲價和下游鋼材產品降價的困境,我們必須千方百計降成本調品種。”
“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攻堅戰。”
……
他們樸實的話語,讓人們看到了鞍鋼集團公司職工緊密團結在一起,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決心和行動。
2010年8月以來,國內鋼鐵行業形勢日益嚴峻。鞍鋼集團公司,這個承載著共和國鋼鐵人光榮與夢想的“長子”也面臨著考驗。恰在此時,郭明義,烙印著鋼鐵底色、有著鞍鋼人傳統美德的鐵山硬漢,在鞍鋼集團公司職工的心目中日益高大起來。他忠誠企業、敬業愛崗的主人翁精神和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深深地影響著廣大職工的思想觀念,震撼著廣大職工的心靈,激發著廣大職工的斗志。
越是在艱苦困難的時期,越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指引。
在“明義精神”的發源地——鞍鋼礦業公司,以“郭明義敬業奉獻團隊”為引信,數萬礦山人行動起來,投身到老礦山改造擴建、新礦山建設和降本增效的繁重工作中。兩年來,鞍鋼礦業公司在老礦山產能不斷萎縮的情況下,保持住鐵精礦供應的持續穩定,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像郭明義那樣愛企業,礦山人以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經歷了一個從最初通過回收廢舊物資、節約用水用電方式為企業降成本,發展到如今通過管理提升、技術創新、精益生產等多種形式為企業創效益的質變過程。
“一次球磨機出口篩子改進”、“重選接礦斗取消”、“除塵器風筒安裝雜物隔斷網”和“廢舊鉆機穩桿器修復”等一個個技術攻關項目,無不折射出廣大職工的熱情參與,無不飽含著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它們如涓涓細流,匯聚成鞍鋼降本增效的大潮……
似石子投入湖中泛起的漣漪,“明義精神”的感召力以礦山為圓心,不斷擴大,一圈圈蔓延至整個鞍鋼集團公司。
兩年間,“明義精神”早已成為鞍鋼集團公司廣大職工在嚴峻市場形勢下,凝聚力量、逆風前行的不竭動力。
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鞍鋼股份冷軋廠職工主動出擊,通過實施對汽車制造缺陷進行早期的預測和控制,對新車型研發與投產提供技術支撐,對鋼板使用過程中廠商設備造成的問題24小時跟蹤解決等“高附加值服務”,努力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搶占高端市場。
面對原燃料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壓力,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職工主動變革,探索“模擬市場化運營”機制,使各道工序成本有了較大幅度降低。這一成功實踐,立即引來鞍鋼集團公司各單位的學習借鑒,市場化運營思路下的“班組成本核算”迅速推廣開來。一時間,每條生產線、每個班組、每個崗位都成為“降本增效”的主戰場,使鞍鋼在今年5、6兩個月連續實現當月扭虧。
面對鋼鐵主業利潤空間日益縮小的困局,鞍鋼礦渣開發公司職工主動擔當,充分發揮產業優勢,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整合人力資源、搶占建材市場等方式,加速企業轉型升級,為鞍鋼集團公司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
在一場場降本增效、扭虧增盈的戰役中,鞍鋼集團公司廣大職工表現出忠誠企業、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而這,正是“明義精神”的實質。
尤其值得一書的是,在鞍鋼集團公司應對挑戰、克難攻堅的這一可歌可泣的戰役中,各單位的郭明義愛心團隊分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分隊的隊員們不僅積極參加義務獻工,更是成為這場攻堅戰中的生力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鞍鋼各基層單位已成立郭明義愛心團隊分隊300支,隊員近4萬人。兩年間,郭明義愛心團隊分隊累計義務獻工4萬多小時,直接參與企業各項技術攻關、小改小革、雙增雙節等活動創效數千萬元。
當郭明義愛心團隊隊員張偉的造血干細胞成功移植到一位年僅25歲、因身患白血病而生命垂危的外地小伙子的體內時,人們看到了“明義精神”在鞍鋼集團公司匯聚的另一種力量。
作為胡錦濤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兩年來,郭明義愛心團隊鞍山地區各分隊中第一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鞍鋼礦業公司齊大山選礦廠一選作業區黨支部書記張偉卻已是鞍鋼的第七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近年來,在郭明義的感召下,已有2000多名鞍鋼職工加入中華骨髓庫,7名已經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職工只是這2000多人的代表。另一個數字則是,在鞍鋼,還有600多名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這在國內各央企中也是極罕見的。
在郭明義“愛崗敬業、助人為樂、無私奉獻”高尚品德的影響下,鞍鋼集團公司職工不僅立足崗位,為企業科學發展作出貢獻,而且在助推鞍鋼集團公司履行中央企業的社會責任上,也作出了突出貢獻。
就在胡錦濤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的4個月之際,鞍鋼集團公司機關、鞍鋼股份公司機關、鞍鋼礦業公司機關1200多名干部職工,為重慶市黔江區水田鄉中心小學捐款50萬元,用于寄宿制學校配套設施建設,使大山里的孩子們再也不用每天走上幾個小時去學校了。
兩年間,像這樣的捐資助學活動有很多。一雙雙渴望讀書的眼睛,牽動著鞍鋼集團公司職工的心。廣大職工自發地參與希望工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貧困家庭的孩子獻上愛心。近年來,鞍鋼郭明義愛心團隊先后在新疆、重慶各援建1所希望小學,資助困難學生2900多名。
精神,貴在傳承……
“如果沒有愛心人士的捐助,不會有我的今天,現在我要把這份愛繼續傳承下去。”鞍鋼設備檢修協力中心鲅魚圈分部軋鋼協力區職工谷松,曾接受過好心人的資助。如今,他作為播撒愛心的骨干,主動擔起“郭明義愛心團隊設備協力分隊”隊長的重任。目前他已經資助困難學生30余人,身邊300余名職工在他的帶動下,也加入了郭明義愛心團隊。
無償獻血,捐資助學,捐獻造血干細胞、眼角膜和遺體……這些在過去看來和自己不太搭邊的事兒,如今鞍鋼集團公司職工再熟悉不過,甚至他們自己就是其中的直接參與者。
郭明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著鞍鋼集團公司廣大職工。鞍鋼郭明義愛心團隊因鞍鋼集團公司黨委的高度重視,在廣大職工的積極參與下,已經成為全國各地郭明義愛心團隊的樣板。
應當看到,在郭明義的身上,體現了當代最優秀產業工人的素質和素養;郭明義精神是“創新、求實、拼爭、奉獻”的鞍鋼精神的延伸。鞍鋼的優秀文化傳統鑄就了鞍鋼人忠誠企業、敬業愛崗、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獨特品質。郭明義用他特有的方式,激發了鞍鋼集團公司廣大職工血脈中的這一基因,并將其傳承、放大,使鞍鋼人的高尚情操在企業和社會上都得以充分展現,進而促進了自身道德素質的提升,推動了企業精神文明建設。
一種精神匯聚起來的力量是強大的。如今,“明義精神”已經成為鞍鋼集團公司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推動力。前不久,鞍鋼集團公司躋身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有擔當、負責任的大企業形象已經在國內國際樹立。伴隨著這種精神力量的不斷匯聚,鞍鋼集團公司必將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