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新農村電氣化照亮農民致富路
國家電網新農村電氣化照亮農民致富路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12-08-15
國家電網公司2006年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以來,加快農村電網建設,大力推進新農村電氣化事業。農網供電能力、供電質量和服務水平大幅提高,帶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8月,在美麗的瓊江河畔,一排排整齊的電線桿盡頭,綠樹掩映中的村落宛若人間仙境。過去,重慶市潼南縣崇龕鎮青杠村村民用電困難。2000年以后,在國家政策資金支持和供電企業的努力下,青杠村先后完成了農網改造和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建成新農村電氣化村。如今,全村90%的家庭添置了家用電器,村容村貌極大改善,青杠村搖身成為城里人爭相前往休閑度假的勝地。
而今,無論是東部沿海的漁村,還是中原地區的糧食生產基地,抑或是西部邊疆的民族村落,青杠村的故事正在一遍遍地上演。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照亮了廣大農民致富的道路。
高標準服務新農村建設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這是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和現代化進程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國家電網公司承擔著26個?。▍^、市)的農村供電職責,農村供電人口約占全國農村總人口的78%,服務新農村建設是公司義不容辭的職責。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給農電事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06年,公司黨組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助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對照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標準,提出要積極實施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啟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縣、示范小城鎮、示范村等示范工程建設,為更高標準地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索經驗。
工程實施以來,通過改造農村電網,強化供電服務,應用先進技術,規范建設標準,農村供電能力、供電質量、服務水平得到根本提升,有效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截至2011年年底,公司系統電氣化工程累計完成投資886.3億元,供電區域內累計建成新農村電氣化縣530個、電氣化鄉鎮6423個、電氣化村114594個,33.1%的縣、24.7%的鄉(鎮)、22.5%的村達到了新農村電氣化標準;供電可靠率由98.49%提高到99.78%。
農民生活質量極大提升
走進河南長葛市后河鎮小辛莊村村民劉民德的家,客廳、臥室、廚房、餐廳內隨處可見現代化的家用電器。6個房間安裝了6臺柜式空調,電腦、液晶電視、冰箱、微波爐等一應俱全。劉民德說:“我們能從一個人均不足4分土地、年收入幾十元的落后村發展起來,過上今天的好日子,完全得益于電力支持。過去,電是奢侈品,現在成了必需品。”
小辛莊村人口3000余人,改革開放后,許多村民辦起了小企業,靠加工陶瓷制品致富。然而,由于用電“卡脖子”問題,腰包一天比一天鼓起來的村民卻用不上現代化的電器。尤其是一到春夏用電高峰期,連電視也看不成,碰上雷雨天還容易出現用電故障。繼1999年實施農網改造后,2008年,供電企業又為小辛莊村進行了新農村電氣化改造,新增了3臺變壓器并更換了線路,徹底解決了全村的用電問題。很快,各式高檔的家用電器走進了尋常農戶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