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名微博網友探訪中廣核集團寧德核電站“心臟”
23名微博網友探訪中廣核集團寧德核電站“心臟”

文章來源:中國廣核集團 發布時間:2013-05-28
5月26日,中國廣核集團寧德核電有限公司通過官方微博征集了23名微博網友相約晴川灣畔,與寧德核電站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參與此次“微體驗”活動的網友來自福建各地,有從事新能源研究的研究生、電力專業的從業人員,也有公務員、個體戶、電站周邊居民及媒體從業人員。活動中網友們不僅親自測量了寧德核電站的輻射水平和人體自身的K-40(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還參觀了正在運行的1號機組主控室、汽輪機廠房、培訓中心、應急指揮中心和環境監測中心。
輻射無處不在,人體內也有輻射
核電站是不是有輻射?這是寧德核電站1號機組商運后,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在進入1號機組生產區參觀前,一位媒體從業人員發微博說“穿上亮黃亮黃的防輻射服,我們要進核電站了”——他把普通的反光背心誤認為是防輻射服了。
面對大家對輻射的疑問,寧德公司環境監測工程師孫偉、張德春、葉明用一臺手持式環境輻射測量儀為大家揭開了謎底。他們分別在福鼎市區、88米觀景平臺和1號機組反應堆廠房下分別測量了輻射劑量,在眾人好奇的注視下,儀器顯示數據始終在90—120納西伏/小時徘徊。“輻射無處不在,土壤、空氣、巖石、宇宙射線都會產生輻射,寧德地區本底輻射水平在80—200納西伏/小時。”在孫偉的簡單科普后,大家終于放心了,還有網友在微博上科普,“核電站是安全的,沒有輻射”。
為了讓網友們對輻射有更直觀的認識,網友們選出了幾位代表在人體內照射檢測儀器上測量了自身的放射性元素活度。輻射防護工程師于建渤介紹說,輻射無處不在,人體內也有輻射。網友們看著電腦屏幕上顯示出自己身體內的放射性元素劑量,大呼十分神奇。
“有序、嚴格、一切為了安全”
作為深度微體驗活動的一個體驗環節,23名普通公眾首次進入寧德核電生產區,在1號機組主控室外走廊上,隔著玻璃窗參觀了整潔有序的1號機主控室;在汽輪機廠房,體驗了桑拿天的感覺和轟鳴的機器的力量,網友們對核電站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認識:有序、嚴格、一切為了安全。“累,腿都軟了,在里面上班也挺不容易的!”一位網友留言說。
“電站周邊都在監測范圍內”
此次微體驗活動的最后一站是參觀環境監測中心和應急指揮中心。在環境實驗室,網友們對各種試驗設備、儀器充滿了好奇。孫偉和張德亮工程師介紹說:核電站周邊環境中的一草一木等都在我們監測范圍內,我們會定期取樣進行分析,看它有沒有被污染。在KRS(環境輻射監測系統)中央站,網友們親眼看到了核電站完備的環境監測系統和實時傳回的監測數據,數據向網友們顯示一切正常,核電站并沒有造成輻射污染。
“很充實的一天,更開放的環境和更普及的宣傳,會是寧德核電發展路上精彩的點綴。”一位網友在回程的途中這樣評價。活動還組織微博網友進行了微博競賽,僅活動當天就發微博上百條,曝光量達27290次,對公眾起到了較好的核電科普宣傳效果,樹立了寧德核電站公開透明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