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普光氣田土地復耕復綠率100%
中國石化普光氣田土地復耕復綠率100%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3-07-04
6月28日,雨后初晴,四川省宣漢縣毛壩鎮爐旺村7社村民羅合元來到大灣403集氣站旁的玉米地??吹阶约业乩稞R腰深的玉米拔節似地生長,羅合元喜上眉梢:“沒想到這塊田里的玉米長得這么好!今年至少可以多收800斤苞谷了。”
羅合元家的這塊耕地位于大灣403集氣站旁。在該站建設時,這塊田被作為臨時用地,成為場站建設的臨時棄土場。去年,大灣區塊投產后,經過復耕,羅合元在這里種上了玉米。
在爐旺村,像羅合元一樣,因普光氣田大灣區塊場站、集輸管線開發建設需要,臨時被征用耕地的農戶有上百戶,涉及耕地200余畝。據爐旺村黨支部書記侯作才介紹,這個村有3340人,3200畝耕地,人均耕地不到一畝,稀缺的耕地是村民過活的命根子。
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還地于民,在中國石化普光氣田開發建設之初,普光分公司就堅持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的指導思想,把相當大的投入用在土地復耕、生態保護上。至目前,普光分公司累計投入3000余萬元,對普光主體及大灣區塊開發建設涉及的臨時用地進行全面復耕復綠,復耕率達到100%。
2012年,大灣區塊投產后,普光分公司制定嚴格的復耕標準,聘請外部專業復耕隊伍,對因大灣區塊場站、管線建設而臨時征用的700畝耕地進行復耕。有些田地石頭多,就把石頭一個個揀出來,然后再從幾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購買肥沃土壤,按照30厘米以上的土壤厚度標準進行恢復。僅在大灣403集氣站周邊,就購買了上千立方米的復耕土壤。
在普光氣田主體16座集氣站場,普光分公司利用站場空閑土地,栽種了廣玉蘭、高桿女貞等千余棵樹,恢復植被15萬平方米?,F在,放眼望去,普光主體集氣站、37.8千米集輸管道附近的土地早已被莊稼、樹木覆蓋,成為一條“綠色走廊”。
占地3402畝的天然氣凈化廠開發建設時共搬走8座山頭,挖填土石方4403萬立方米。這些廢棄的土石被堆放在任家溝、柳樹溝兩個棄土場。凈化廠投產后,為保護川東北生態環境,普光分公司對占地1370畝的任家溝和柳樹溝開展土地復綠工作,聘請專業隊伍,栽種樹木26.6萬棵?,F在,任家溝和柳樹溝綠草成茵、樹木成林。“以前一些在當地難成活的樹種,現在引種在這里,生長得都非常好。”談起復耕的成效,普光分公司對外關系部副主任張江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