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發射成功 航天科工安全護航
“嫦娥三號”發射成功 航天科工安全護航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3-12-02
12月2日1點30分,搭載著嫦娥三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并準確入軌,發射圓滿成功。
這也意味著我國探月工程二期邁開了嶄新的一步。繼成功保障載人航天工程歷次飛行任務之后,中國航天科工再次助力我國開啟和平開發利用太空新征程,所屬17家單位的30余項技術產品及軟件測評服務,為嫦娥三號“落下去、分得開、看得見、走起來”的各階段目標提供全程保障支撐。
在嫦娥三號任務發射階段,中國航天科工的技術產品再次發揮突出作用。
航天科工自主研制的自動測控設備出色地完成了運載火箭測量、遠距離測發控任務,為運載火箭的維護和成功發射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此次發射任務中,得益于軟件設計中的可擴展能力,該系統實現了無須改動代碼就能夠適應型號測量信號的改進,為嫦娥三號的順利發射爭取了寶貴的調試時間。
而航天科工研制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晶體元器件,肩負著為嫦娥三號打造穩定跳動的“心臟”的任務。正如人需要一顆健康的心臟,“嫦娥三號”衛星也是如此。晶體元器件為“嫦娥三號”提供時頻核心,產生如同人體脈搏一樣的穩定頻率信號并輸送到電子系統各部分,指揮他們按照預先的設計準確運行。
精雕細琢一詞用在晶體元器件的加工過程中一點都不為過。每一個合格的晶體元器件,其原料石英振子需在20倍、50倍、200倍顯微鏡下“過關斬將”,其加工環境更是要求苛刻:高潔凈度的超凈廠房,至少經歷3次的超聲波或等離子清洗,連封裝都需要高真空環境。
在之后的落月階段,航天科工技術產品將發揮重要作用: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如同“感應精靈”,幫助嫦娥三號在奔月、登月路上hold住飛行速度,確保實現精確的變軌控制和平穩、準確的著陸控制;γ關機敏感器是實現月面“軟著陸”的關鍵設備,肩負著落月高度控制的重任,確保讓嫦娥姿態優美地飄然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