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07-10-16
十一前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四川省國家電網供區“戶戶通電”工程提前完成。
9月27日,新疆21463戶農牧民徹底告別無電歷史,新疆“戶戶通電”工程提前兩年完成目標任務。新疆電力公司建設者用滿腔的赤誠和辛勤的汗水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全疆各族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為黨的十七大召開獻上了一份厚禮。
2006年6月17日,國家電網公司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了《新疆農村“戶戶通電”工程建設會談紀要》。當年7月25日,新疆“戶戶通電”工程在哈密市天山鄉上二崖頭村正式啟動。今年3月30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在昌吉州呼圖壁縣石梯子鄉白楊河村召開的新疆“戶戶通電”工程攻堅現場會上宣布,為了使廣大農牧民盡早享受電力帶來的文明生活,新疆電力公司決定將原計劃2009年年底完成的“戶戶通電”任務,提前到2007年年底完成,盡早促進廣大農牧民增收。
新疆是全國土地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區之一,受“三山夾兩盆”的獨特地域條件及歷史等因素限制,無電人口絕大部分分散居住;無電地區分布在遠離大電網、高寒高海拔、施工難度大的偏遠山區或大漠深處。為確保按期為無電農牧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新疆公司要求全體員工站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新疆的高度,全力以赴完成好“戶戶通電”這一神圣使命,確保施工安全,確保工程質量,確保資金安全,確保工程進度。從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到北疆阿爾泰山山區,數千名供電員工奮戰在占國土面積1/6的土地上。
目前,新疆“戶戶通電”工程驗收工作已全面展開。
國慶節前夕,地處大涼山深處的四川省喜德彝族自治縣光明鎮則果村,隨著施工人員的合閘,光明照亮了四川省國家電網供區內最后172戶無電彝族同胞的心。四川省電力公司投資17.8373億元,解決無電戶79762戶26.78萬人用電問題的 “戶戶通電”工程,提前一年零三個月圓滿完成,為黨的十七大獻上了一份厚禮。
2006年6月25日,國家電網公司與四川省政府簽署會談紀要,確定了2008年底完成國家電網供區內農村無電戶通電的目標任務。四川公司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出發,層層落實責任,推進工程進度。今年初,四川公司將“戶戶通電”工程列為“電力惠民行動”之首,加快施工,攻堅克難,于9月底完成了工程目標任務。
四川公司供區無電戶涉及87個縣7572個行政村,大多居于邊遠山區。在峰巒疊嶂的大巴山里,施工人員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為讓萬源市海拔1300多米、平均坡度40度以上的海家坪27戶村民用上電,架設9基線桿、4.1千米長的10千伏線路,供電員工卻需肩扛設備步行走過30多千米陡峭的山路。國家電網公司“戶戶通電”工程建設先進個人、西昌電業局佑君供電所的藏族女所長牟楊跑遍了供電轄區內的村寨,讓8000多戶3萬多群眾用上了放心電、滿意電、安全電,被群眾譽為“大涼山上的一朵藏紅花”。四川公司還在員工中開展“關愛社會、關愛無電農戶”獻愛心活動,資助無力承擔電能表后材料費用的特困戶、五保戶、軍烈屬等,確保他們用上電。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共捐款500多萬元。
四川公司“戶戶通電”工程歷時一年多,為無電戶帶來光明溫暖,為他們開啟了致富的大門。通電后,旺蒼縣中山村山頂立起了移動信號塔,電話通了,家家戶戶都買了電視機。粉碎機、打米機成了必不可少的農具。村民們紛紛說,在外打工實在辛勞,現在在家里就能致富,再也不想東奔西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