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蜘蛛網天空更蔚藍 —記北京電力架空線入地工程
告別蜘蛛網天空更蔚藍 —記北京電力架空線入地工程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08-01-29
清晨,陽光傾瀉在平坦寬闊的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上,馬路西側的“鳥巢”(國家體育場)在陽光下熠熠閃光。抬頭望去,沒有“蜘蛛網”的天空顯得更加蔚藍、干凈。
在北辰東路北段,幾個電桿仍然立在路邊,據北京朝陽供電公司負責架空線入地工程的專工李連暉介紹,這一小段架空線路很快就會被敷設在地下的電纜取代。
“以前這條路特窄,一抬頭滿眼都是電線、通信線,現在電線少了,路也寬了,豁亮多啦!”家住“鳥巢”對面的張女士說。
談起架空線入地工程,施工人員顯得十分驕傲:“剪掉咱北京上空的‘蜘蛛網’,讓城市更漂亮,市民生活更舒適!”
“凈空行動”進行時
2006年,北京市政府向社會公布了百余項實事工程與奧運配套工程,其中一項就是要在北京市區內開展一場“凈空行動”:2008年以前對奧運場館周邊、城市主要街道和重點景觀地區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并按照“因地制宜、隨市政建設與改造逐步實施”的原則,對電力架空線路實施入地改造,以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迎接2008年奧運會。
很快,北京市交通委、發改委和“2008”環境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下發了奧運場館周邊道路建設及綜合整治計劃,其中包括62條道路、4座橋梁的10千伏架空線入地。同時,由市政管委下達的“2007年奧運倒排期折子工程18條道路電力架空線入地項目”也很快上馬,64項奧運10千伏架空線入地工程建設項目在北京電力公司迅速開始實施。為了保證奧林匹克公園和部分奧運場館的建設,北京公司還投資并實施了110千伏清城雙回、清極雙回架空線路入地工程,即奧運中心區110千伏架空線入地工程。
剪掉頭上“蜘蛛網”
電線與樹木的高度相當,在大風、雨雪天氣下,易發生配網架空線路與樹木碰觸的情況。一旦樹線之間發生觸碰,將嚴重威脅線路的安全運行和市民的人身安全,影響正常用電。
“用電纜代替電線埋入地下的方法,避免了樹線矛盾帶來的隱患,同時保護了電力設施和樹木,在美化環境、保護植物的同時,市民還用上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電。”北京公司負責協調架空線入地工程的專工王春海說。
廂式變壓器的使用,也比電線桿美觀多了。當游客們感嘆國家大劇院的宏偉亮麗時,也許并不知道國家大劇院西側道路在以前的樣子。“在小胡同里,平均100米就有一根電線桿,四五米寬的道路顯得更窄。”該胡同搬遷戶王大爺說。為美化環境,北京公司撤除架空線路8公里、舊變壓器4臺、線桿55基,安裝了4臺廂變和4臺開閉器,敷設了高壓電纜200米、低壓電纜2800米。電桿消失后,幾臺變壓器和開閉器整齊地坐落在路旁,街道顯得更加寬敞。
在北京公司供電員工的辛勤努力下,這座城市頭頂的“蜘蛛網”一天天地減少,先前凌亂的線桿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以前這條街上的電線桿子橫七豎八的,看著就危險。現在好了,整條街特利落,我們用電也踏實了。自從電線入地以后,我們家就再沒停過電。”前門大街西側煤市街雜貨鋪的劉大媽話里透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