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國家電網公司在河南許昌正式啟動河南省農田機井“井井通電”工程,在5年內投資54億元,新建和改造94.8萬眼電灌機井,實現“井井通電、畝畝增產”的目標。
河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糧食產量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截至2007年底,全省有近2500萬畝耕地依靠柴油機抽水灌溉,約3200萬畝耕地的機井電力設施殘缺,以上兩項占全省灌溉面積的77%。農田電灌率低,對河南進一步提高糧食產量,保持穩定高產水平形成制約。未來5年中,河南電力公司將對全省現有的40.8萬眼柴油機井、54萬眼電灌機井(其中因設備老化無法正常使用的電灌機井35.8萬眼,占電灌機井總數的66%)實施“一井一線一表多卡”式改造。一井供多戶使用,以IC卡計費。為避免增加農民經濟負擔,在54億元總投資中,電力公司出資三分之二,地方政府配套三分之一,受益農民以勞務出工代替資金投入。
根據測算,采用電灌,一畝地年灌溉費用為30-45元;采用柴油機灌溉,一畝地年灌溉費用為70-100元。工程建成后,每年可為河南全省農民節省10億元灌溉開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