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一項由新興鑄管集團際華輕工3521公司等單位完成的"自催化、耐高溫、耐腐蝕濾料"項目,順利通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紡織工業部副部長、國資委顧問季國標等16名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的論證,被認為“填補國內高端濾料國產化空白、自主創新持有知識產權、打破國外公司在國內高端濾材壟斷市場格局”。這項投資3.5億元的項目上馬后,有望解決國內垃圾焚燒等領域的粉塵和二噁英等排放問題,特別能高效分解二噁英有害氣體,是我國環保濾料發展方向之一。
"自催化、耐高溫、耐腐蝕濾料"項目是際華3521公司與浙江理工大學、西安工程大學、西北化工研究院、浙江格爾泰斯紡織染整有限公司,瞄準世界環保產業發展方向,實施產學研結合,集催化劑技術、PTFE纖維技術、無紡濾料技術,以高強度PTFE纖維和具有自催化功能的PTFE纖維為基礎材料,共同開發的具有自催化、耐高溫、耐腐蝕等功能的高端環保濾料。該項目是3521公司繼成功挺進發電、鋼鐵冶煉、水泥制造等行業,并在國內大型高爐煙氣除塵領域占有70%的市場后,打破國外企業在我國高端濾料市場壟斷的一次創舉。
在認真聽取3521公司總經理夏前軍項目總體情況和浙江理工大學郭玉海博士項目技術創新情況匯報后,中國工程院院士、紡織材料專家姚穆,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毒理學專家蔡道基,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學纖維專家蔣士誠等專家,對該項目都予以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他們認為,該項目關注人類和環境的保護,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值得特別關注,而且以企業為主體,發揮產學研各單位的優勢,聯合攻關,有產業基礎,有科技支撐,把產學研的成果向工程化、工業化、產業化轉化,意義重大。目前我國高端環保濾料大多數是依賴國外進口,價格很高,現已有六家外國公司進入我國壟斷環保高端濾料市場。在高端濾料市場,我們沒有自主知識產權,腰桿就直不起來。目前,這個項目處在國際濾料的先進領域,我們非常關注,同時又很受鼓舞,期望早日成功,盡快實現產業化。不僅要打破外國公司的壟斷,占領國內市場,而且要打出去,進入國際市場,為我國的環保事業作出貢獻。
項目論證評審委員會聽取了項目論證報告,審查了相關技術資料,察看了現場,并對項目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認為:該項目針對我國環保濾料發展的技術瓶頸和應用現狀,發展以高強PTFE纖維和具有自催化功能的PTFE纖維為基礎材料的環保濾料,較好地解決了除塵和二噁英排放等問題,符合我國環保政策要求。所研發的具有自催化功能、耐高溫、耐腐蝕環保濾料,可廣泛用于高溫高爐尾氣、水泥、電力、垃圾焚燒等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是我國環保濾料的發展方向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項目實行產學研相結合,形成以高技術為主導,催化劑原料——纖維——濾料——濾袋研發生產一條龍生產鏈,能夠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項目生產工藝技術和產品方案合理可行,技術裝備配置、配套工程設計基本合理,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技術上的保證。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項目論證,并建議國家和地方政府及部門把該項目作為一個示范工程,在科技項目等方面給予支持,加快產業化進程,同時希望項目各有關單位加強研究開發,為項目的建設和生產的優化提供技術支持。
新興鑄管集團公司劉明忠董事長表示,集團公司將大力支持該項目,促使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企業競爭力,搶占行業技術制高點、搶占市場制高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