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建設我國第一條煤層氣管道 讓瓦斯造福于民
中國石油建設我國第一條煤層氣管道 讓瓦斯造福于民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6-24
6月6日,西氣東輸山西煤層氣管道打火開焊。這是我國第一條煤層氣管道。人們的目光再次凝聚到煤層氣利用上。
變害為寶 談瓦斯不再色變
煤層氣俗稱瓦斯,大量存在于煤層中,是造成煤礦井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年以來,我國每年煤礦事故中41%死亡人數源于瓦斯事故。同時,未經處理或回收的煤層氣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但煤層氣同時也是一種熱值高、無污染的新能源,可作發電燃料、工業燃料、化工原料和生活燃料使用。用抽放出來的礦井瓦斯做燃料,不僅可用于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組成的聯合循環發電廠發電,制造氨、尿素、化肥、甲醇等,還可以用于工業鍋爐、民用用氣;將甲烷與柴油制成混合燃料,可以供汽車使用,提高燃燒效率,降低廢氣排放,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中國煤層氣儲量約為30萬億立方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其中,95%的煤層氣資源分布在晉陜、內蒙古、新疆、冀豫皖和云貴川渝等四個含氣區。如果能把煤層氣開發利用起來,不僅能大大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改善大氣環境,還可以使瓦斯涌出量降低70%至85%,有效防范煤礦事故。同時,煤層氣產業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可以帶動運輸、鋼鐵、水泥、化工、電力、生活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為此,國務院辦公廳于2006年下發《關于加快煤層氣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見》,要求各級政府、企業采用科學合理方法利用煤層氣,變廢為寶。
能源缺口大 煤層氣適時補缺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能源缺口也越來越大。特別是近5年間,隨著西氣東輸管道、陜京二線、忠武管道等干線建成投產,天然氣發展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嚴重供不應求,形成了較大的氣量缺口。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天然氣供需缺口為600億立方米。
充分開發利用煤層氣資源,可有效補充常規天然氣儲量的不足。
2006年11月,中國石油完成了《山西沁水盆地煤層氣外輸管道規劃方案研究》。根據山西沁水盆地周邊市場的情況,提出了煤層氣外輸的3種流向,確定了6個方案進行比選。
專家分析指出,煤層氣屬低壓氣源氣,就地利用是最為經濟的利用方式。但沁水盆地周邊、山西南部地區的市場發育較慢,周邊的晉城市、陽城縣、沁水縣、臨汾市、侯馬、運城等地煤層氣需求量較小,而需要用氣的太原市距氣源較遠。專家認為,西氣東輸管道恰從山西省南部經過,距沁水盆地南部氣源區較近,為當地煤層氣外輸創造了條件。因此,專家們最終確定山西沁水盆地煤層氣進入西氣東輸管道是最為經濟合理的一種利用方式。
該管道全長35公里,起點設在山西沁水縣端氏鎮金峰村,末點為西氣東輸沁水增壓站,管徑610毫米,設計壓力6.3兆帕,年輸氣能力30億立方米。
這條管道建成投產后,可形成煤層氣資源地與西氣東輸管道的連接通道,將沁水盆地煤層氣集中起來直接輸向市場,不僅加快了沁水盆地煤層氣的開發步伐,使煤層氣的利用更為經濟合理,而且使西氣東輸管道增加了新的氣源點,緩解了天然氣供需緊張的矛盾。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能源結構,彌補清潔能源短缺的不足,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