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普光大灣區塊優化開發減少投資16億
中石化普光大灣區塊優化開發減少投資16億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6-30
日前,《普光氣田大灣區塊開發(優化)方案》通過中國石化專家組審查。優化后的方案與原有方案相比,部署開發井由25口減少到15口,鉆井平臺由13座減少到8座,減少鉆采投資16.8億元,設計建產能由33億立方米/年增加到37億立方米/年。
新方案的特點是“少井高產”,借鑒國外同類氣田先進開發技術經驗,用“大井眼”、水平井替代原方案中的直井、小斜度定向井,同時充分利用已部署探井、評價井和井場,大大削減了開發投資。
大灣區塊包括大灣氣藏和毛壩氣藏,位于普光氣田主體西北部,處于分水嶺構造與普光西構造之間。作為川氣東送工程主要氣源氣田,搞好大灣區塊開發建設意義重大。2007年5月,普光分公司開發部編制出大灣區塊初步開發方案,開發井主要部署在氣層有效厚度大于80米的區域,采用直井和小斜度定向井開發。為進一步做好大灣區塊的開發部署,中國石化又先后兩次組織有關領導、專家出國調研,帶回了國外同類氣田“少井高產”的先進開發理念。
提高單井產量,實現少打井、少投資,提高開發效益的思路顯然是正確的,但國外氣田的開發經驗是否能夠復制應用到大灣區塊呢?
普光分公司開發部的技術人員結合對普光氣田新鉆井的跟蹤分析認定,大灣區塊進一步優化開發方案,實現“少井高產”開發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首先,南方勘探公司新上報的毛壩構造探明儲量,為新方案的實施打下了良好的資源基礎;其次,水平井技術在普光氣田的應用日臻成熟。普204-2H、普101-2H井等多口超深水平井順利完鉆,最大完鉆井深7010米,最大井斜81度,水平井段最長達843.02米;最后,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積累,普光氣田在儲層改造、優化井身結構等大幅度提高單井產量的開發技術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成本,控制開發成本應該從優化開發方案的源頭抓起。今年3月,按照總部指示精神,普光分公司邀請中國石化勘探院、勝利鉆井院、中原油田勘探開發院等6家單位的20多位開發專家,組織多次專題研討。經過各方專家和技術人員共同努力,《普光氣田大灣區塊開發(優化)方案》順利完成并通過了中國石化專家組審查。
據普光分公司開發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原方案相比,優化后的方案有3個特點:一是充分體現了“少井高產、效益優先”的原則,新部署的開發井和新建井場數量大幅減少,平均單井配產大幅提高,開發井減少10口,井場減少5個,平均單井配產提高了一倍以上。二是大量應用先進開發技術提高單井產量。應用水平井最大限度地控制氣藏儲量。原方案涉及的17口新鉆井中,只有2口水平井,而優化后的10口新鉆井全部為水平井,大大提高了控制儲量。方案設計水平井鉆遇氣層厚度是直井的1.5至2倍,是定向井的1至1.5倍;通過儲層改造、優化井身結構等工藝措施提高單井產能。應用大井眼井身結構,更加適合氣井高產的需要。三是充分利用已部署探井、評價井和井場。優化后的方案部署利用探井5口,同時充分利用老井場部署新井井位,新建井場由3座減少到1座。開發井數和新建井場數量的減少,同時帶來采氣工程量、地面集輸工作量以及各種施工作業工作量的大幅減少,并最終帶來開發工程投資的相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