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北京奧運會即將開幕前夕,國內首個燃煤電廠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華能北京熱電廠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建成投產,成功捕集出純度為99.99%的二氧化碳,達到設計標準。
這標志著我國在燃煤發電領域,二氧化碳氣體減排技術首次得到應用。既為舉辦綠色奧運添彩,又開創了二氧化碳捕集新的技術途徑,同時也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國際合作平臺。
為改善北京市空氣質量,為奧運會添綠,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內首座燃煤電廠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12月開工建設,設計由華能控股的西安熱工研究院完成,全部采用國產設備。年回收二氧化碳能力為3000噸。
項目被列入中澳兩國政府2007年《關于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的聯合聲明》中的國際合作項目,在工程建設中得到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工業研究組織的合作和支持。
項目的主要技術創新點是針對燃煤電站煙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和粉塵濃度高等特點,研究開發了適合燃煤電廠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的工藝技術和裝置。工程捕集的二氧化碳通過精制系統提純成高純度的二氧化碳,實現二氧化碳的資源化。
華能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發電企業,在國內率先建設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是貫徹國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的具體體現;為我國掌握二氧化碳捕集和埋存的核心技術、占領煤電發展未來制高點、提高相關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了技術研發平臺和技術支撐;對我國煤電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積極的意義。
項目建成后,華能北京熱電廠成為全國第一家安裝有脫硫、脫硝、二氧化碳捕集以及利用城市中水的熱電聯供的清潔高效環保型綠色電廠,各項環保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華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烏若思,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組織能源研究所專家,北京市發改委、環保局有關領導,項目合作等單位的嘉賓出席了工程投產儀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