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11-20
面對影響越來越嚴峻的世界金融危機,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認識早、工作實、措施準,有效緩解了沖擊,保證了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1—10月份,兵器裝備集團資產總額達到1598億元,同比增長28%;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96.6億元,同比增長16.5%;實現工業增加值164.3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出口交貨值65.4億元,同比增長13.1%;實現利潤總額42.6億元,同比增長16.2%。預計全年將實現營業收入1450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目標的102.4%;預計實現利潤36.3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目標的103.7%。
認識早。還在年初的工作會議上,兵器裝備集團就針對有可能日益嚴峻的外部環境,明確要求成員單位要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加快戰略轉型,做到緊緊圍繞“好字優先,好中快進”這個核心,牢牢把握“提高發展質量與效益”和“提高核心競爭力”兩個關鍵,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優化結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人為本。在一季度和上半年經濟活動分析會上,黨組要求兵器裝備集團上下要正確判斷宏觀經濟形勢,增強危機意識,提高應對能力,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深入開展降成本活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反應快。面對愈演愈烈的世界金融危機,兵器裝備集團總經理、黨組書記徐斌親自帶隊,先后于9月19日、10月16日、11月6日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挑戰,指導企業堅定信心,明確對策。徐斌指出,面對危機,我們要認清形勢,把握大局,始終保持清醒頭腦,進一步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全面分析和評估金融危機對企業的影響,采取積極有效措施認真應對。徐斌強調,直面危機,攻堅克難,堅定信心是前提。盡管金融危機來勢洶涌,兵器裝備集團發展充滿挑戰,但我們對國家前途充滿信心,對兵器裝備集團未來充滿自信。直面危機,攻堅克難,正確應對是關鍵。要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在轉變發展方式上,體現在變危機為機遇上。直面危機,攻堅克難,關心職工、關注民生是保證。中央關于擴大內需促進增長十項措施出臺后,徐斌迅速組織黨組成員和總部部門負責人學習,要求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經濟形勢的正確判斷上來,把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堅定信心,有效應對,真抓實干,努力實現全年奮斗目標,以實際行動促進集團平穩較快的發展。
舉措實。兵器裝備集團結合落實國務院召開的省區市人民政府和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精神,制定落實了主動應對金融危機的具體措施。一是著力優化結構,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優化產業結構。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進而有為,退而有序”的原則,做強做大現有主業,堅決退出與主業無關、沒有發展前景、缺乏競爭優勢的產業;加大并購重組力度,著力培育新的產業集群和新的經濟增長極,著力解決產業發展不平衡的突出問題。優化產品結構,增加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比重,大力發展盈利產品、優勢產品;優化企業結構,大力推進專業化重組。優化組織結構,壓縮管理層級,縮短管理鏈條。優化投資結構,加大對核心業務、重點業務的投資力度。近期,兵器裝備集團啟動25個重大項目,投資90億元加快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步伐。今后幾年,兵器裝備集團還將投資300億元發展新能源產業;同時,積極搶抓中央關于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系列政策帶來的機遇,進一步爭取更多的投入快速壯大優勢產業。
二是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全面創新上下功夫。兵器裝備集團按照“自主創新,突出核心,軍民互動、跨越發展”的方針,始終不渝地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兵器裝備集團發展的戰略基點,作為渡過這次金融危機的針對性措施。認真梳理體現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指標,突出科技投入能力、科技資源配置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落實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責任。大膽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探索并購科技資源企業,著力打造高技術產業鏈。進一步強化技術中心建設,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建立技術戰略聯盟。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大研發投入,著力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壁壘,使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
三是著力全面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在苦練內功上下功夫。明確責任,要求各單位、各部門克服困難,嚴格按照年初計劃要求做到目標不減、任務不變、要求不松,確保完成全年任務。采取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通過全面開展了“淘金”活動,落實《成本領先三十六招》和《關于出口業務抵御人民幣升值壓力應對措施的指導意見》,推進了精益生產和面向成本的設計(DFC)工作,推動企業提高成本競爭能力。1-10月,兵器裝備集團工業企業累計降低成本15億元以上,預計全年可降低成本17億元。不斷創新運行監控方法,強化監控措施的針對性和及時性,提高經濟運行過程干預能力,推出了重點企業單列、業績分類監控、運行整改與業績考核掛鉤等監控措施,并圍繞相關主題進行了18次實地調研和財務診斷,強化了監控措施的針對性。兵器裝備集團推出了一系列風險管理舉措,合理安排負債規模和結構,審慎安排資金投放,不斷完善風險預警、反饋機制;積極探索適應企業特點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加強現金流量和資金鏈的管理,嚴格控制資金流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完善的高風險投資業務監管制度,強化專業化操作和實時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