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13時38分,在經過72小時試運行后,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創的四川黑水河柳坪水電站1號機組順利進入商業運行。該電站由中國水電集團控股建設,它的投產發電是抗震救災全面勝利的成果,在堅定中國水電集團在四川投資信心的同時,也為災區重建和穩定四川電網、促進地方經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柳坪水電站是四川省重點工程,位于四川省阿壩州黑水河流域的茂縣、黑水縣交界處,距汶川震中僅70公里。工程由首部樞紐、引水系統和廠區樞紐等建筑物組成;電站引水隧洞全長10.67km,裝機容量120MW,年發電量為5.28億度。
柳坪水電站的建設充滿艱辛和磨難,它的投產發電來之不易。10公里長的引水隧洞中約70%的四、五類圍巖給開挖、澆筑和襯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國道213線頻繁出現的塌方,給建設物資的運輸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省道302線茂黑公路長達一年多的改擴建,給沿該公路進行工程布置的柳坪水電站建設,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今年初春的嚴重冰雪災害,給工程建設造成了沖擊。特別是“5.12”汶川大地震的發生,再次給這座距離震中僅70公里的水電站的建設以沉重打擊,遭受了重大損失。
地震中,柳坪電站的建設者在自救的同時積極組織抗震救災突擊隊,歷時9天9夜獨立打通了從黑水至茂縣至汶川長達150多公里的北部生命線,解救了茂縣,拯救了超過6000名滯留在九寨溝至黃龍線上的游客,救災物資也通過這條道路源源不斷地進入災區,為抗震救災取得階段性勝利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為此,有多人、多個集體分別受到國務院國資委、四川省國資委、阿壩州委州政府和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的表彰。
災后重建異常艱難,按期發電實屬奇跡。多災多難和特大地震沒有擊垮曾為共和國鑄造一個又一個水電豐碑的“中國水電人”履行央企三大責任的信心和決心。地震發生后不到一周時間,響應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號召,柳坪電站的承建單位阿壩水電開發公司廣大建設者充分發揚抗震救災精神,組織一切力量,迅速恢復生產,并確定了按期實現首臺機組投產發電的目標任務。225天來,在中國水電集團四川公司的堅強領導下,電站建設者克服了余震頻繁、次生災害多、交通受阻等重重困難,工程建設自6月底開始步入正常軌道,并隨即進入了建設高峰期,12月12日正式下閘蓄水,15日機組第一次啟動成功,19日13時1號機組正式進入72小時試運行。目前,其余兩臺機組也已進入最后調試階段,預計年底前能夠投產發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