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電集團搶險突擊隊正在搶修受損的閘門
1月22日凌晨2點,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汶川縣境內的太平驛水電站傳來好消息,由中國水電集團水電七局承擔機組及公用系統恢復生產任務的電站首臺機組成功啟動,這座被震毀的水電站在廢墟中重新站立起來,為保障災區電力供應、確保災區溫暖過冬提供了強力支撐。
太平驛水電站位于汶川“五·一二”地震中心,居映秀鎮與汶川縣之間,系岷江上游河段(都江堰—汶川)規劃中的第二個梯級電站,裝機容量26萬千瓦,庫容75萬立方米,距成都市約九十七公里。地震發生后,太平驛攔河大壩遭受嚴重損毀,電站閘門因地震變形,無法正常提升,水位不斷上升,大水漫壩,直接威脅下游的紫坪鋪、都江堰及成都民眾的安全。
對此,國家抗震救災總指揮、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要求水電專家盡快做出處理,確保人民生命安全。中國水電集團水電七局接到緊急通知后,緊急成立了由機電、金屬結構一流工程技術專家組成的太平驛水電站搶險突擊隊,攜帶柴油發電機、電動液壓泵等器具搭乘直升機前往太平驛水電站進行搶險,最終采用外接電源、電動液壓泵提升技術,恢復了大壩的全部泄洪功能,排除潰壩之患,確保轉移受傷民眾及輸送救災物資的陸上通道安全暢通。
遭受5.12汶川大地震毀滅性打擊的太平驛水電站,全廠主機、電氣設備、輸電線路等幾乎全部癱瘓。尾水被垮落的巖石堵死,造成洪水淹沒到發電機層以上,導致廠內的4臺水輪發電機組全部被水淹沒,淹沒時間超過40天,恢復工作量與難度都很大。2008年9月12日,中國水電七局機電安裝分局與四川華能太平驛水電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太平驛水電站全廠機組及公用系統恢復生產合同,標志著汶川大地震災后電源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邁出實質性一步。中國水電七局機電安裝分局按照《汶川地震災區水電站恢復重建導則》與合同要求,克服了余震不斷,山體滑坡,施工條件艱苦,氣候惡劣等多種不利因素,發揮自身優勢,精心組織,精心施工,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優質高效、保質保量實現了太平驛電站修復工程首臺機組轉機目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