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溝水電站位于雅安市漢源縣和涼山州甘洛縣境內,是大渡河流域水能資源滾動開發的骨干工程,該電站大壩為亞洲最高礫石土芯墻堆石壩。08年5月12日突發的汶川大地震對葛洲壩集團瀑布溝項目部的施工生產造成嚴重影響。葛洲壩瀑布溝項目部一手抓重點工程建設,一手抓抗震救災,保證了工程施工正常進行。葛洲壩集團瀑布溝項目部總經理魏文俊告訴記者,冬季是工程施工的黃金期,為了加快工程建設,春節期間,項目部850余名職工自覺放棄休假,堅守崗位,計劃7天內完成堆石料、礫石料攤鋪近16萬立方米,大壩整體高度增長3米,為今年6月30日大壩全面竣工奠定基礎。
記者在現場看到各生產作業面施工井然有序。“我現在很想回家團聚,特別思念父母、老婆和兒子。但是,為了搶工期、保進度,今年我又選擇了在工地過年。”正在進行現場調度的項目部員工成官平這樣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連續在施工現場度過的第三個春節。據項目部介紹,春節期間,瀑布溝水電站施工現場礫石土填筑、反濾料填筑、料場開產、機組安裝等全部保持正常生產。
礫石土芯墻堆石壩是將礫石與土混合物作為大壩防滲材料,施工工藝復雜,技術難度大。葛洲壩人科學管理,優化施工工序,采用了先進的GPS定位等技術監控大壩施工質量。截止記者發稿,大壩高度已經達到130多米,距大壩設計的186米高度相差僅50余米。目前,大壩已經具備下閘蓄水、防洪條件。
據了解,作為西電東輸骨干電源的瀑布溝水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33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45.8億千瓦時。該電站大壩最大底寬約780米,壩體填筑量約為2300萬立方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