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電集團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沉著應對金融危機
中國水電集團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沉著應對金融危機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09-02-23
最近幾年,由于國內“后水電開發時代”的到來,水電建筑市場呈現明顯縮減趨勢,中國水電集團傳統主業的發展空間變小,導致水電建筑產能過剩。面對這種形勢,在繼續鞏固公司在水電施工行業主導地位的同時,我們一方面積極開拓鐵路、公路等非水電建筑業務,一方面眼光向外,開發國際水電市場。實踐證明,思路打開了,我們的發展空間和舞臺也成倍的變大了,特別是國際業務的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驚喜。
正當中國水電集團上下為我們每走出去一步的堅實而歡欣鼓舞的時候,國際金融危機的陰云卻漸漸籠罩下來。
中國水電集團冷靜地分析了集團所要面臨的復雜形勢,分布在42個國家的168個海外項目,合同總額達110.17億美元,總體情況是國別多、項目多、差異大、管理幅度和難度大,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可能在一些國家形成顯性或隱性經營風險,主要包括匯兌損失、國際市場萎縮、業主惡意欠款、安全形勢嚴峻、國際經營環境惡化等方面造成的風險。
我們考慮對國際經營風險進行系統性防范。集團公司成立了國際業務應對金融危機領導小組,啟動了應急預案。認真排查國外項目風險源,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加大資金集中管理力度,嚴防資金斷鏈,規避外幣貶值造成的匯兌風險。調整國際經營策略和市場布局,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集團海外事業部落實集團公司的國際業務發展戰略,在防范風險的同時,引領子公司做強做大國際業務,在充分發揮集團化的引領管控作用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各子公司加大國際資源的配置,更加注重國際項目的經營管理,國際項目執行能力有較大提升。
2008年,中國水電集團國際經營實現營業收入146.57億元,約占集團總收入的24%。實現利潤9.71億元,占集團利潤總額的60.31%。新中標合同額299.3億元,約占總中標額的31%。集團公司在全球最大225家國際承包商中的排名升至50位,中國水電集團在國際上作為中國水電建設行業的一流品牌和行業代表的形象得到進一步彰顯,對支持國家對外交往發揮了積極作用。
2008年的收獲來之不易。2009年蘊含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我們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性及其對企業的不利影響,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考慮得更周密一些;另一方面要善于在危機中發現和把握發展機遇,創造條件,順勢勇為,確保集團在金融危機高風險期持續穩步發展。
2009年,中國水電集團將密切關注國際項目所在國的經濟發展動態和金融體系運行情況,重點防控銀行和業主支付能力、資金、匯率、保函和擔保、安全、履約等方面帶來的風險。對在建國際項目要在系統風險源排查、明確項目風險類別和級別的基礎上,做好緊急狀態下的應急預案。在市場和項目選擇上,堅決避免進入風險大和管控能力達不到的新市場、新項目。同時,要加強國外應收款的回收工作,堅決不做實質性墊資的項目。
應該看到,在高風險期,可能會出現“盲目地、不顧一切地擴大規模,‘跑馬圈地’,誤入規模增長的陷阱”等現象。2009年,我們還要正確處理好規模與效益的關系,堅定不移地走質量效益型發展之路。在保持規模適度增長、滿足戰略性業務拓展需要的同時,把質量效益目標作為企業經營的首要任務。中國水電集團將進一步采取措施,把技術是否可行、能力是否可及、風險是否可控、目標利潤和現金流是否有保障,作為控制規模的標準。
2009年中國水電集團還將抓緊推進國際區域總部建設,在組織結構上向跨國公司管理模式邁進。按決策性、重要性、執行性對國際業務進行切分,將日常業務管理前移、下移到區域總部,減少管理環節,提高反應速度及管理效率,重點培育、做深做透戰略性的、區域性的國際市場,逐步形成區域化管理、屬地化經營的格局。已設立區域總部的要抓緊體系建立與完善,真正成為國際經營業務的前線經營平臺。
正是出于目前這種經濟形勢,國際市場的營銷工作更值得重視。在已有的國際營銷經驗基礎上,今年中國水電將深入研究國際市場的統籌、布局方案,做好營銷規劃、網絡和資源的統籌工作。善于動用各層級資源大力推動政府互惠項目、合作項目、雙優項目,集中資源深度開發優質的、回報較大的、風險可控的市場,重點開拓資源富集國市場。在鞏固亞洲傳統市場的基礎上,深度開發拓展海灣六國市場,全力開拓鞏固非洲市場,繼續嘗試性的開發美洲市場,形成規模化的國別市場項目群。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確保項目按合同履約,保質保量,誠信守諾,在國際上為“中國水電”的品牌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