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塔河油田超深井勘探開發取得進展
中國石化塔河油田超深井勘探開發取得進展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03-26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西北油田分公司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奮力破解塔河油田碳酸鹽巖縫洞型油藏勘探開發這一世界級難題,超深井勘探開發取得新進展。2008年完成三級儲量4.18億噸,其中探明1.3億噸;今年1~2月份,累計生產原油102.7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7.3萬噸,增幅7.6%;與去年同期相比,鉆井進程提高時效51%。
塔河油田主力生油層的埋藏深度從5300米到7000多米,油藏具有超深、超稠和高含硫化氫的特點,嚴重制約著油田的深層勘探與開發。多年來,該公司依靠科學的勘探開發思路,通過一系列科技攻關,自主創新海相碳酸鹽巖縫洞型油氣藏成藏及開發理論和儲層預測、縫洞體定量刻畫、縫洞單元注水開發等勘探開發核心技術,使塔河油田的勘探開發成效顯著。含油氣面積由最初的150平方公里擴展到1760平方公里,相繼探明塔河、西達里亞和巴什托三大油氣田。
2007年以來,該公司進一步深化對碳酸鹽巖縫洞型油藏發育規律的認識,塔河油田外擴及多層系油氣勘探取得實質性進展。在艾丁地區獲得油氣突破后,2008年在于奇西區預測原油地質儲量1.5億噸,天然氣201.12億立方米;在塔河艾丁北區提交探明原油地質儲量1.35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15.9億立方米;在托甫臺區提交控制原油地質儲量3090.24萬噸,天然氣21.84億立方米;在AT1等井區探明原油和凝析油地質儲量241萬噸,天然氣18.41億立方米;塔河南的阿探10井等多口井在石炭系卡拉沙依組見到較好油氣顯示。同時通過對沙17井等井的復查測試,在白堊系獲得工業油氣流。塔河油田的立體勘探取得重大進展。
塔河油田歷經多年的持續開發,地層能量下降快、油氣產量遞減快的特點十分突出,老井穩產難度逐年加大。同時,隨著塔河12區稠油油藏的規模開發,用于稠油降黏的稀油用量每天高達6000多噸,稀油產量嚴重不足的矛盾較為突出。
為強化穩產基礎,近年來,西北油田分公司深入研究塔河油田碳酸鹽巖縫洞型油藏的儲集體及油水分布特征,將8個區塊的137個縫洞單元拓展到298個,按主建產縫洞帶、滾動開發縫洞帶和評價縫洞帶進行井位部署,使新井見產率達到92%。同時,逐井分析111口停躺井、191口低效井、48口高含水井的開發潛力,積極實施酸壓、堵水、提液、深抽、間開等有效措施,深挖開發潛力。去年,該公司通過對36個注水單元實施注水替油措施作業,使年自然遞減率由25.2%下降到22.97%,措施有效率達到82.6%,老區穩產基礎逐步增強,使該分公司的原油產量近兩年來以近60萬噸/年的速度持續遞增。
為解決塔河油田超稠油藏的開發難題,該分公司開發了適應超深、超稠油井的采油技術,配套抽稠泵,推廣化學摻稀降黏技術,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稀油緊張的矛盾,為塔河油田超稠油藏的高效開發走出一條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