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一季度14項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鞍鋼一季度14項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文章來源: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05-13
為應對當前鋼材市場持續低迷的狀況,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簡稱鞍鋼)在大力開拓市場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加強管理,深挖內部潛力、改善技術經濟指標,并將其作為緩解金融危機沖擊和成本壓力的重要途徑。一季度鞍鋼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逆勢飄紅,26項預算指標中有14項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經過去年“冰火兩重天”的考驗后,今年一季度鋼價短暫回暖,但總體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后市鋼價仍然有下滑的趨勢。面對嚴峻市場形勢,鞍鋼采取靈活應對策略,堅持“以銷定產、靈活應對、適度規模”的原則組織生產。一方面,組織力量大力開拓市場。緊緊抓住國家拉動內需的有利契機,以擴大管線鋼市場占有率為突破口,積極參與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在今年3月中旬的投標中,鞍鋼一舉拿下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中石油“氣代油”工程秦沈管道、陜京三線、泰青威天然氣輸氣管線工程共計9萬噸的合同量。鞍鋼還參與了中俄原油管線工程的招標。
另一方面,降低生產運行成本。在最大限度降低原燃材料采購成本的同時,努力改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通過發揮干熄焦等先進技術的應用,焦炭強度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確保了高爐配煤、配礦結構穩定,高爐生產始終保持穩定順行。深入開展卓越績效對標活動,加強能源管理,確保各項節能降耗措施落到實處。1—3月份,鞍鋼主要產品產量全面完成目標計劃,與上年同期相比,鐵、鋼、材分別增產9.98%、9.41%和8.43%,保持了產銷平衡。整個生產系統的優質、高效、穩定運行,是各項技術經濟指標持續改善的重要前提。通過深度挖潛和各項節能減排措施成效顯現,鞍鋼蒸汽消耗量銳減,首次實現“增鋼減汽”,每月可降低噸鋼綜合能耗8千克標準煤,僅此一項可節約創效4000萬元。除噸鋼綜合能耗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外,鋼鐵料消耗、噸鋼可比能耗、噸鋼耗新水、綜合焦比、入爐焦比、高爐利用系數、冶金焦M40等其他13項指標也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去年新投產的鞍鋼鲅魚圈鋼鐵基地,通過強化生產過程組織,實現由現有的程序化、連續化的常規生產組織方式,向機動靈活、動態調整的生產組織方式轉變,努力實現投入最少、效率最高、效果最佳;堅持以煉鐵為中心,控制鐵前成本,堅決貫徹精料入爐方針,保持技術經濟指標先進性,提高成本競爭力;防范原燃料市場價格風險,在保持大宗原燃料合理庫存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資金占用;堅持市場導向,以銷定產,實現效益最優;進一步發揮產銷研體系的作用,全面加快產品調試和開發進程,提高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優化產品結構,最大限度發揮工藝、技術和裝備優勢。通過技術攻關不斷調整燒結鐵料配比和焦炭配煤比,總結出符合高爐需要的配礦比例和配煤比例并投入使用,使原燃料質量明顯提高,焦炭M40達到88%,焦炭M10達到6.6%,焦炭反應后強度達66%,反應性達到22.5%;燒結礦轉鼓強度達到81%以上,篩分指數降到4%以下,堿度穩定率和鐵分穩定率均達到95%以上,對高爐裝料制度進行了創新,采用了旋轉溜槽雙向布料技術,使高爐爐內煤氣流分布趨于合理,增強了高爐冶煉的可控性。為高爐的穩定運行提供了物質基礎。
鞍鋼還通過強化安全管理,創新安全管理方法和載體,深入開展全員安全評價工作,加強職業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和監控,為職業健康監管工作奠定基礎,推動安全管理工作扎實有效開展。一季度鞍鋼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事故數量呈下降趨勢,共發生輕傷事故4起,實現重傷以上事故為零。為生產經營的高效有序進行創造了重要條件。
同時加快在建工程建設,推進這些項目早日投產,為渡過目前的危機做貢獻。一季度一些項目進展順利。鞍凌精品鋼項目主體工程進展順利,焦化、原料、燒結、煉鐵等子項目已初步具備單體試車條件。采取措施加快推進高性能硅鋼項目工程建設。大型廠新建的三號百米重軌生產線投入生產,預計年增加重軌產能10萬噸。鲅魚圈鋼鐵新區120噸反滲透膜法海水淡化試驗裝置已經安裝完畢,進入設備調試階段, 4月下旬可具備供水條件。年產10萬噸高品質鋼簾線鞍鋼貝卡爾特輪胎簾線(重慶)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于今年2月28日建成投產,合資公司4月8日在重慶雙橋工業園區落成。總體規模為年產10萬噸高品質鋼簾線,年產值在20億元以上,總體建成投產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輪胎鋼簾線生產基地。歷經兩年的運作,鞍鋼與世界優秀耐火材料制造商——英國維蘇威國際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鞍鋼維蘇威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正式進入籌備成立階段。為鞍鋼應對危機、力克時艱增添了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