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央企聯播 > 正文
        航天科技集團拓展民用產業 技術創新做強品質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06-26

          航天與煤化工,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如今走到了一起。

          2008年10月,作為國家發改委“2007年循環經濟高技術產業化重大專項”,河南濮陽年產15萬噸甲醇工業示范裝置建設項目一次投料試車成功。這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氣化技術,“嫁接”的就是火箭發動機的研制技術。

          航天與煤化工的“牽手”,被歸入航天科技集團四大主業之一的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截至2008年底,該產業的經濟規模已占據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半壁江山,收入達總收入的52%。

          如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除了火箭、衛星、飛船這些耳熟能詳的航天產品,還有一大批“軍轉民”的產品,正悄然走進千家萬戶。

          差異化優勢“蹦”出大市場

          2004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瞄準了煤化工市場。

          我國是一個“缺油、少氣、富煤”的國家,煤炭是實現能源多元化深度加工利用的優選之一。作為煤化工的核心技術,煤氣化被視為煤炭高效潔凈利用的關鍵技術之一。利用該技術,固體煤炭能轉變為清潔的氣體原料,再加工變成油、電或化工產品。

          氣化爐是實現煤氣化技術突破的關鍵點之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技術應用部部長卓超介紹,在煤氣化工藝技術研發過程中,氣化爐的設計難度最大、創新性最高,其對燃燒組織技術和冷卻傳熱技術要求很高。

          然而,由于技術瓶頸,國內一些企業選擇了從國外引進技術,而這需要支付昂貴的專利實施許可費。據不完全統計,僅煤氣化技術一項,許可費就超過兩億元。我國幾百家中小氮肥企業在技術改造時面臨兩難選擇:采用傳統技術,但無法實現原料煤本地化;采用進口技術,但投資太大。

          在氣化爐的設計與制造方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積累了寶貴經驗。作為中國運載火箭的搖籃,該院充分依托火箭發動機在燃燒、熱能、泵閥、控制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先后形成了熱煤爐、熱風爐等數十種特種裝備,成為國內較大的煤化工設備開發供應商。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項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品質與國外品牌相當,價格卻要低1/3以上。以建設15萬噸的甲醇工程為例,采用“航天品質”煤氣化技術,可以節省2億多元人民幣,后期技術維修服務方面所需費用也很低。

          在與卓超的交流中,一個個軍轉民的“金娃娃”往外蹦。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是我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研制中心。近年來,該院圍繞優勢技術“泵”大做文章,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輸管線高效輸油泵,并擴展到工業泵領域,打破了該領域的國外壟斷。據市場預測,2010年我國泵業產值將達410億元。

          太陽能電池研發項目,移植的就是衛星的“翅膀”——太陽能帆板技術和軍用電池技術。此外,多項重大“軍轉民”項目已開工建設,如碳纖維、液壓支架、高純多晶硅、氣動脫硫等。

          “航天技術軍轉民的優勢,集中體現在航天的差異化上。”卓超解釋,差異化即指航天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一是“中國航天”的巨大無形聲譽;二是幾十年的航天技術積累,蘊藏著應用轉化的巨大潛能;三是軍民品的二元結構,有一般企業所不具備的抗御宏觀經濟風險的總體能力。

          技術創新做強品質

          中國航天的技術積累,為軍轉民提供了無限契機。但軍轉民,并不是簡單地將成熟的航天技術移植到民用產品上。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動力技術研究院負責人至今記得,為了獲得我國第一個A320系列飛機國產剎車盤零部件制造人批準證書(簡稱PMA),經受的一番“折騰”。

          “民航總局設定的門檻很高,我們先后進行了A320飛機炭剎車盤地面慣性臺15項驗證試驗,四個科目、兩個階段的飛行試驗。”該負責人介紹,盡管有成熟的航天技術作為鋪墊,但在“軍轉民”過程中,他們還是經歷了一系列“陣痛”:研究人員先后攻克了針刺無緯布準三向結構整體預制體成型、雙元炭基體致密化處理等多項關鍵技術。

          銷量小,型號多,成本高,這是軍品的特性。軍轉民,需要做好一道加法減法題:如何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提高民用產品質量,守住航天品質的魂?

          了降低成本,企業需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找到替代材料,但更多時候需要研發新材料。

          以飛機炭剎車盤為例,碳纖維是炭剎車盤的重要材料,但目前國外對我國高性能碳纖維的進口實行限量控制。要實現民用航天領域炭剎車盤的大規模國產化,必須提高國產碳纖維性能。目前,碳纖維研究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該技術的突破將對整個國內非金屬領域產生大影響。

          軍轉民是否會削弱軍工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產業化之初的這個問號,如今已被拉直。

          卓超介紹,近年來,我國多種新材料都是在航天技術的牽引下研制完成的,有千余項技術成果已移植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他認為,航天技術應用產業規模的快速增長,儲備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形成了一批技術成果,帶動了相關專業能力的提高,為企業科技創新增強了動力。

          盤活機制做大市場

          對于“軍轉民”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管部門一直看得很清楚。“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目前的體制、機制不完全適應‘軍轉民’技術發展的要求。如果沒有體制作為杠桿來牽引,就喚不醒沉睡的軍用技術。”卓超對此并不諱言。

          煤氣化就是盤活機制、快速發展的“金娃娃”。

          這個從一個所走出的項目,成立不久就被上升到研究院層面,接著又成立了結構健全的專門公司。盡管卓超一再強調,成立不到3年,還沒到完全產業化階段。但去年,它給航天科技集團帶來了幾千萬的進賬。“今年該項目收入將達6億”。

          “要讓金子發光,最重要的是建立軍轉民的利益共享機制。”卓超介紹,今年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搭建軍品技術轉化橋梁,建立航天技術應用轉化的機制,探索技術成果收益提成,充分發揮勞動價值,在單位發展的同時,充分尊重個人價值。

          “我們要聚焦到能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形成自主知識產權,較快形成歸核化、規模化的重大產業化項目上。”卓超在解讀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經營戰略時介紹,所謂歸核化,就是突出主業、有進有退,將有限的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和管理資源等,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發展有技術優勢、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和項目。

          “一個好項目需要一個好平臺去運作、一個好團隊去執行。”他介紹,接下來將繼續著力建設專職化的出資人代表隊伍和職業化的經理人隊伍,改變過去有什么技術,生產什么產品,再去找市場的做法,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的市場化、國際化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中文字幕14页影音先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佐藤遥希在线播放一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观|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