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依靠科技創新降本增效取得明顯成效
攀鋼依靠科技創新降本增效取得明顯成效

文章來源: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07-15
面對金融危機和鋼鐵市場“寒冬”,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堅持依靠科技創新降本增效,加快推進“全釩鈦球團礦生產及高爐應用研究”、“降低煉鋼全流程鋼鐵料消耗工藝研究”、“冷軋無取向電工鋼系列產品開發”等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取得明顯成效,為確保企業順利渡過難關,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一、積極探索全釩鈦鐵精礦球團替代混合球團礦,降低生鐵成本。攀鋼自產釩鈦鐵精礦比外購普通鐵精礦成本低。為使煉鐵系統盡可能多用釩鈦鐵精礦,攀鋼確立了“采用全釩鈦鐵精礦球團替代混合球團礦進行高爐冶煉”的技術思路,并于2008年底開始進行全釩鈦球團礦生產及高爐應用研究,圍繞全釩鈦礦球團生產工藝制度、冶金性能等進行了大量實驗室研究工作,為高爐配加全釩鈦礦球團工業試驗打下了堅實基礎。2009年1月,攀鋼先后在攀鋼釩4號高爐進行了配加10%和15%全釩鈦礦球團的工業試驗,均取得良好效果。從2月份開始,攀鋼在攀鋼釩5座高爐全面展開應用全釩鈦礦球團工業試驗,截止5月底已全部采用全釩鈦礦球團。煉鐵生產統計數據表明,高爐應用全釩鈦礦球團后,燒結礦日產量由27986噸提高到28612噸,返礦率降低近1個百分點,高爐日均鐵產量提高149至626噸,噸鐵焦比降低8至15公斤,噸鐵噴煤比提高8.3至9.5公斤,鐵水釩含量提高0.01個百分點以上,自產釩鈦鐵精礦的高爐入爐比例由2008年的61.62%提高至63%以上。經初步測算,僅減少燒結返礦量、多使用自產釩鈦鐵精礦、降低物流成本等三項,全年可降低生產成本2500余萬元。
二、積極開發應用高效脫硫劑配方,降低煉鋼全流程鋼鐵料消耗。近年來,攀鋼通過持續科技攻關,2008年鋼鐵料消耗已降至1148.65公斤/噸鋼,但離國內先進企業仍有一定差距。為進一步降低煉鋼全流程鐵損,攀鋼立項并開展了“降低煉鋼全流程鋼鐵料消耗工藝研究”,集中力量在實驗室研究開發高效脫硫劑配方,并在精料作業、復吹煉鋼、提高終點鋼水碳含量等方面積極推廣應用先進工藝技術。今年全流程鋼鐵料消耗較2008年明顯降低,5月份鋼鐵料消耗已降至1139公斤/噸鋼,提前實現了2009年煉鋼全流程鋼鐵料消耗1147公斤/噸鋼的攻關目標。4月份生產數據顯示,攀鋼釩提釩煉鋼廠應用高效脫硫劑優化脫硫工藝后,脫硫效果好,渣態疏松,扒渣鐵損小,脫硫渣鐵損比原脫硫劑同比降低0.3個百分點;將中高碳鋼終點鋼水碳含量由原來的0.053%升至0.078%后,降低中高碳鋼鋼渣全鐵含量達1.6個百分點,鋼水氧活度下降;在提釩和煉鋼過程中推廣應用復吹工藝后,釩渣和鋼渣的全鐵含量比原來下降了近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可降本增效2400余萬元。
三、積極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攀鋼僅用一年多時間就打通了60D40道岔鋼軌的全流程生產工藝,并將該項目形成的“非對稱道岔鋼軌生產技術”成功應用于攀鋼另一高端鋼軌產品,成功開發出客運專線道岔用60TY翼軌。攀鋼客運專線用60D40、60TY鋼軌的成功開發,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時速250km及以上客運專線道岔鋼軌的歷史,同時使攀鋼鋼軌繼續保持了獨有的市場競爭優勢。目前,攀鋼已把重點放到在線熱處理道岔軌的開發上,集中力量進行U75V 60AT鋼軌熱處理工藝實驗及相關性能研究。截至2009年5月,攀鋼已經為我國客運專線提供了約1.5萬噸優質客運專線用道岔鋼軌,成功應用于京津城際客運專線、成渝客運專線以及鄭西、武廣客運專線等。同時,攀鋼國內首家利用普通冷軋線,相繼開發出50PW1300、50PW1000、50PW800等系列冷軋無取向電工鋼,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