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集團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核島冷試成功
中廣核集團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核島冷試成功

文章來源: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09-09-27
——成為核電加快發展以來首個進入商運前全面調試階段的機組
9月25日,經過中廣核集團核電建設者三年零九個月的精心施工和八個晝夜的縝密測試,我國第一臺采用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的核電機組――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核島冷態功能試驗宣告成功,成為2005年國家加快核電發展步伐以來首個進入商運前全面調試階段的核電機組。
核島冷試是核電站完成土建施工、設備安裝和單系統調試后,對核島關鍵設備性能、安裝工藝質量和前期調試工作情況進行的聯合調試,目的是驗證核安全保護屏障的完整性。從2009年初開始,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相繼完成260個單系統的調試,350個系統進入調試狀態,為實施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核島冷試奠定了基礎。本次冷試由承擔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總承包任務的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完成。經國家核安全局驗證,設備國產化率超過50%的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設備和管道耐壓性能均符合標準,各關鍵設備性能和系統耐壓性能均符合標準。
作為我國“十五”期間唯一開工建設的核電項目和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示范項目,嶺澳核電站二期是2005年國家提出“積極推進核電建設”方針后開工建設的第一座核電站,承載著加快推進我國百萬千萬級核電站自主化進程的使命。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的冷試成功,是貫徹落實 “積極推進核電建設”方針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充分說明我國核電企業工程建設核心能力已滿足核電標準化、規模化發展要求,工程設計自主化、設備制造國產化水平邁上了新臺階。同時,也標志著我國核電由規模化開工建設逐步轉向批量化投產準備的階段。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束國剛表示,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的冷試成功,驗證了嶺澳核電站二期過硬的工程建設質量和核島主回路國產化設備的優異性能,堅定了社會各界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的信心,將為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福建寧德核電站、陽江核電站以及其它采用CPR1000建設的核電項目工程建設穩步推進提供有效的示范。
為落實國家核電中長期規劃部署,中廣核集團目前承擔著嶺澳核電站二期、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福建寧德核電站、廣東陽江核電站共16臺、總裝機容量為1752萬千瓦的核電機組建設任務,在建機組數量和容量位居全球第一。為適應國家核電發展需要,中廣核集團從2004年就開始研究和探索跨地區、多項目、多基地條件下工程建設核心能力培養問題,先后成立了國內首家專業化的核電工程管理公司――中廣核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和國內首家集核與電為一體的核電工程設計公司――深圳中廣核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通過多個項目的自主設計和分包管理實踐,大大提升了提高工程設計和工程管理能力。與核電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建立了覆蓋核電設備制造專業領域及分布區域的設備監理組織體系,建成了包括世界最大LOCA爐在內的核電站核級設備研發和試驗中心,形成了核島主設備、常規島主設備等關鍵設備、原材料的國產化開發與成套能力。實現了CPR1000核電站施工管理的標準化、系列化和批量化建設。具備了CPR1000核電站自主化調試總承包能力,較為系統掌握了CPR1000核電機組調試關鍵技術。
目前,隨著集約化、標準化、專業化核電工程建設核心能力的不斷提升,中廣核集團各在建核電項目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嶺澳核電站二期自2005年12月15日主體工程開工以來,已如期實現了土建施工、設備安裝、單系統調試等重大里程碑,工程質量、進度和投資控制良好,為兩臺機組2010 年至 2011 年建成投入商業運行奠定了基礎。遼寧紅沿河核電站四臺機組均已開工建設,其中1號機組已完成穹頂吊裝進入核島設備安裝階段,其它機組土建施工進展情況良好。寧德核電站和陽江核電站核島和常規島土建工程進展順利。從2010年起到2015年,中廣核集團在建核電項目將從開工高峰期轉向陸續投產,每年將有1-2臺機組建成投入商業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