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集團加快發展低碳經濟 實現與社會協調發展
華電集團加快發展低碳經濟 實現與社會協調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11-11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加快發展低碳經濟,推進節能減排,直接實現節能價值60億元,贏得了國務院國資委和各界的贊譽和好評。
“華電集團成立以來,供電煤耗比成立初期下降35.5克/千瓦時,累計節約標準煤707萬噸,節電33.8億千瓦時,節油44.8萬噸,直接實現節能價值60億元。”11月3日,華電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辛保安在央企社會責任工作會議“低碳經濟與節能減排”論壇上透露上述信息。
據相關資料顯示,華電集團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堅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諧發展,堅持“大力發展水電、優化發展火電、積極發展新能源”,資產質量不斷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六年多來,公司裝機容量由成立之初的2554萬千瓦增加到目前的7152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已占到總容量的20%;加快發展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火電機組,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約占火電裝機的80%。
在加強結構調整的同時,節能減排也是華電集團向低碳經濟轉型的一項具體行動。公司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實施重大節能項目改造,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建成鄒縣兩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和寧夏靈武空冷、湖南長沙脫硝等一批具有行業代表性的高效、節能、環保機組。公司成立以來,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560萬千瓦,關停容量居全國第2位,比國家計劃多關停92.2萬千瓦,被國家能源局評為全國“十一五”關停小火電機組先進單位;在公司裝機容量、發電量迅速增長的同時,污染物排放總量卻呈下降趨勢,單位發電量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成立時大幅下降。2008年作為中宣部、國資委確定的13家節能減排典型之一,在中央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同年,中國華電榮獲我國環保領域最高獎——第五屆中華環境獎。
華電集團在企業改革發展、成長壯大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企業存在的終極價值在于造福社會,企業的發展要服從和服務于社會的發展,始終把履行好企業的經濟、政治、社會責任三者有機統一作為價值追求。
公司大力發展綠色水電,在烏江水電開發中,華電黔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北盤江光照水電站建設時,投資6800萬元建成的分層取水設施,是我國第一座為保護魚類生態環境而實現分層取水的大壩。華電在黔企業總投資1.5億元修建了索風營、思林等魚類增殖放流站,重點繁殖放流巖原鯉、白甲魚、中華倒刺鲃、長薄鰍等珍稀魚類,年放流魚苗量達9萬尾。這是目前國內管理最規范、設備技術最先進的魚類增殖放流站之一。今年 5月20日,華電可門儲運公司在羅源灣可門灣區周邊海域放流大黃魚102萬尾,首開在閩企業參與漁業增殖放流的先河;8月7日,華電集團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烏江流域的東風、索風營、烏江渡、思林等水庫同時放流巖原鯉、白甲魚、中華倒刺鲃等烏江珍稀魚類17萬尾,首次在全流域集中大規模放流特有珍稀魚類。該案例被評為中央企業優秀社會責任實踐優秀案例,并入選國資委《2009年度中央企業優秀社會責任實踐材料匯編》。
“華電集團認真貫徹節能減排一系列方針政策,結合自身特點,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在烏江、金沙江水電開發中高度重視水電保持和生態保護工作,對流巖原鯉、白甲魚等珍稀魚類實施了增殖放流保護項目,保護了水生野生動物,互惠了企業自身和自然環境,實現了企業和環境、社會的和諧發展。”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對華電集團給予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