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四川深溪溝水電站2號泄洪洞進口檢修閘門在咆哮的大渡河河水沖擊下徐徐提出水面并進入鎖定位置,標志著由葛洲壩集團承建的四川深溪溝、瀑布溝兩個水電站聯合調度下閘蓄水取得成功。開創了國內同條流域相鄰兩電站聯合調度下閘蓄水先河。
11月1日,瀑布溝水電站2號導流洞要下閘。作為瀑布溝水電站下游的反調節電站,深溪溝水電站義不容辭地擔當起了在瀑布溝下閘蓄水期間,為下游穩定供水的重任。這對瀑布溝水電站能否成功蓄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大渡河公司統一部署,下閘按照“深先瀑后,瀑斷深漲,步調一致”的原則實施。即,深溪溝水電站需率先實施2號導流洞平板閘門下放控泄,以大于每秒327立方米的流量,向下游穩定供水,待圍堰水位蓄至650米高程時,瀑布溝水電站開始下閘蓄水,并將水位蓄至737米高程后,由瀑布溝水電站放空洞向下游供水,深溪溝水電站在水位降至630米高程后閘門恢復原過水狀態。
1日凌晨,深溪溝、瀑布溝兩個水電站聯合調度下閘蓄水戰役正式打響。凌晨1時,尺寸為15.5米×18.12米、重約570噸的深溪溝水電站2號泄洪洞進口檢修閘門,在兩臺固定卷揚式啟閉機的牽引下徐徐下落,穩穩扎入大渡河中。期間,閘門開度經歷2.2米、1.85米、1.7米、1.6米、1.5米等多次精確調整。截至上午10時47分,深溪溝上游圍堰堰前水位急劇上漲22米,達到瀑布溝水電站下閘蓄水要求的水位。1日上午,瀑布溝水電站2號導流洞成功下閘。晚10時58分,順利完成使命的深溪溝水電站2號泄洪洞進口檢修閘門,被成功提起歸位。此舉不僅標志著深溪溝、瀑布溝兩個水電站聯合調度下閘蓄水取得成功,還意味著深溪溝水電站上游圍堰及基坑排水能力經受住了考驗,特別是泄洪洞閘門及混凝土啟閉排架經受住了動水提門的考驗。
深溪溝、瀑布溝兩個水電站聯合調度下閘蓄水,在國內尚屬首創。深溪溝水電站大尺寸平板檢修閘門在大流量、較高水頭下局部開啟成功,下放控泄流量,在國際上也屬罕見。這兩個水電站聯合下閘,是大渡河流域統一調度對滿足復雜下游過流邊際條件的一次成功實踐,為我國水電流域電站開展區域性協調,探索相鄰水電站斷流區間的聯合優化調度以及流域統一調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