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冶總院承擔的三項863計劃重點課題通過驗收
礦冶總院承擔的三項863計劃重點課題通過驗收

文章來源: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發布時間:2009-12-11
由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牽頭承擔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點項目《選冶過程測控關鍵技術與設備》的三個課題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工業現場驗收。三個課題開發成功的技術和設備,對于提高我國礦物加工、濕法冶金行業的技術水平和自動化水平有著重要作用,有利于我國礦產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三個課題共申請了六項國家發明專利,獲得軟件著作權兩項,實現了兩項產品轉化。
三個課題分別是《濕法冶金過程優化控制軟件系統開發》、《多流道浮選礦漿濃度粒度測量分析系統開發》、《浮選泡沫圖像處理技術及產品開發》,并已于2008年年底按時結題。今年11月份,科技部組織了七名行業內知名專家,組成驗收專家組,對三個課題進行工業現場驗收。
驗收時,專家組在聽取課題研究情況匯報后,分別前往現場進行了實地驗收。經過專家組現場驗收、質詢、評議等認真工作,科技部同意專家組意見,三個課題通過驗收。
《濕法冶金過程優化控制軟件系統開發》課題以鈷濕法冶煉廠為研究對象,采用機電一體化技術攻克關鍵工藝參數的在線檢測難題,實現了pH、ORP、相比等參數的在線檢測和自動控制;采用混合建模方法完成了典型工藝流程和設備的建模,較準確的實現了浸出率、萃取組分、草酸鈷生長粒度等關鍵生產指標的在線預測,進而實現了生產操作條件的在線優化。通過工業試驗,該項研究使產能平均提高9.6%,能耗降低了5.4%,材料消耗降低了3.36%。
《多流道浮選礦漿濃度粒度測量分析系統開發》課題采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嵌入式系統開發技術、CFD仿真技術成功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流道礦漿粒度濃度分析系統,該產品性能已經完全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可以為我國廣大礦山企業提供經濟實用的測量產品,改善我國磨礦生產粗放操作的狀況。
《浮選泡沫圖像處理技術及產品開發》課題采用機器視覺代替人工視覺,通過圖像處理技術、神經網絡技術將浮選精礦泡沫所蘊含的信息進行量化,從而為浮選過程操作優化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