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0-02-02
據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承建的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顯示,截至2010年1月22日,全國籽棉累計交售率為95.8%,同比提高8.8個百分點,較過去三年平均提高5.8個百分點。其中內地交售率為92.9%,同比提高15.6個百分點;加工率為95.7%,同比提高11.5個百分點,較過去三年平均提高6.0個百分點;銷售率為56.4%,同比提高25.0個百分點,較過去三年平均提高12.0個百分點。其中內地銷售率為48.7%,同比提高13.2個百分點。新疆銷售率為66.7%,同比提高40.6個分點。按照本年度國內棉花預計產量675.7萬噸測算,截至1月29日,全國累計收購皮棉647.0萬噸,同比減少32.2萬噸,較過去三年平均減少15.9萬噸;加工皮棉618.9萬噸,同比增加47.6噸,較過去三年平均增加24.6萬噸;銷售皮棉365.2萬噸,同比增加151.6萬噸,較過去三年平均增加70.7萬噸。
近期,國內外棉價繼續下跌,期貨價格跌幅較大。鄭棉期貨價格延續前期跌勢,近月合約價格已經低于現貨市場,棉花企業擔憂后市,降價促銷力度加大,現貨價格小幅下跌。受外圍及期、現貨市場弱勢影響,收購價格保持穩定。1月29日,內地3級籽棉收購均價為3.61元/斤(折皮棉14273元/噸),與上周持平;內地標準級棉均價14963元/噸,較上周下跌38元/噸,跌幅0.3%;鄭州棉花期貨2010年3月合約結算價15125元/噸,較上周下跌215元/噸,跌幅1.5%;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2010年3月合同均價15365元/噸,較上周下跌75元/噸,跌幅0.5%;合肥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2010年3月合同結算價15010元/噸,較上周下跌60元/噸,跌幅0.4%。1月27日,美聯儲表明將短期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美元反彈,投資者擔憂經濟前景,國際棉價大幅下跌,內外棉價差擴大。1月29日,ICE棉花期貨2010年3月合約結算價69.03美分/磅,較上周下跌2.04美分/磅,跌幅2.9%;進口棉中國港口到岸均價(M級)76.71美分/磅,較上周下跌2.45美分/磅。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3577元/噸(以6.8270匯率計算),低于國內市場價格1386元/噸,價差較上周擴大371元/噸;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4016元/噸,低于國內市場947元/噸,價差較上周擴大368元/噸。
近一段時間來,受歐元區部分國家主權債務問題、中國加緊回收流動性、日本主權信用評價前景下調等多重因素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增強,美元大幅反彈,商品期貨市場普遍走低。目前,美元已經回升到2009年9月份以來的最高點,后期走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整體復蘇之勢尚未形成,中國的貨幣緊縮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資產泡沫形成。雖然棉花市場基本面仍然向好,但是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投資人心理較為脆弱,棉價仍有可能繼續回落。
從國內市場需求方面來看,目前紡織業已經進入傳統淡季,根據歷年紡織出口和內銷情況,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為出口淡季,11月到次年4月為內銷淡季。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近年棉花購銷情況的統計也表明,這段時間紡織企業整體采購力度相對較弱,不過春節前紡織企業的補庫需求還是有所增加的。供給方面,根據目前新疆棉每天9000噸的發運速度,1-4月可發運110萬噸左右,且有可能在春節期間加緊發運,加上已發的進口棉配額及內地棉,內地市場的供給量相對充裕。雖然本年度全年棉花供給相對偏緊,但是1-4月份供給相對充裕且市場需求處于淡季,因此,棉價保持穩定的可能性較大。如果近期貨幣政策收緊力度進一步加大,棉價仍然存在進一步下調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