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紡織企業采購積極性提高,高等級棉供給繼續趨緊,棉花企業惜售心理增強,國內現貨價格持續上行,成交有所放量。3月12日,內地標準級棉均價15429元/噸,較上周上漲178元/噸,漲幅1.2%,較上周縮小0.4個百分點;鄭州棉花期貨2010年5月合約結算價16160元/噸,較上周上漲55元/噸,漲幅0.3%;北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2010年5月合同均價16350元/噸,較上周上漲230元/噸,漲幅1.4%;合肥國家棉花交易中心電子撮合交易2010年5月合同結算價15700元/噸,較上周上漲110元/噸,漲幅0.7%。
國際現貨需求未明顯啟動,加之谷物期貨價格走低,ICE期棉價格繼續下滑,國際棉價高位回落。ICE棉花期貨2010年5月合約結算價80.47美分/磅,較上周下跌1.96美分/磅,跌幅2.4%;進口棉中國港口到岸均價(M級)為85.59美分/磅,較上周下跌3.08美分/磅,跌幅3.5%。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5100元/噸(以6.8262匯率計算),低于國內市場價格329元/噸,而上周則是高于國內379元/噸;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5525元/噸,高于國內市場96元/噸,價差較上周縮小703元/噸。據美國農業部數據,截至3月4日當周,美棉凈出口簽約量2.99萬噸,較前周減少1%,較前四周平均值減少50%。截至3月5日當周,棉花期貨投機凈多頭率增加1.2%至15.1%,這是連續第4周增加。美國農業部3月供需月報繼續調低本年度全球棉花庫存,同比下降17.6%。
國內需求方面,現貨成交趨于活躍,價格繼續攀升,主要原因:一是下游棉紗行情自2月份以來始終保持良好態勢。目前紗價上漲速度明顯快于皮棉,二者價差不斷拉大,為后期棉價上漲提供了空間。二是紡織企業節后恢復開工,原料庫存有所消耗。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初全國工業庫存約85.0萬噸,環比下降18.7%,同比下降22.5%。三是市場供給不足,尤其是高等級棉供給趨緊的態勢進一步顯現。目前內地棉庫存不多且等級偏低,而持有高等級資源的棉花企業惜售心理濃郁;節后疆棉外運速度明顯下降,日發送車皮僅為130個,較節前減少100個左右;外棉價格較高導致紡織企業放慢對其采購步伐。預計短期內國內棉市仍將維持強勢格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