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國家有關部門努力下,新疆棉運輸困難問題得到緩解,加之國際棉價回調,購銷企業(yè)趨于理性,前段時間國內棉價的強勁漲勢漸漸趨緩,期貨價格也小幅回調。3月26日,代表內地標準級棉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16073元/噸,較上周上漲348元/噸,漲幅2.2%;鄭州棉花期貨2010年5月合約結算價16465元/噸,較上周下跌250元/噸,跌幅1.5%;北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2010年5月合同均價16839元/噸,較上周下跌31元/噸,跌幅0.2%;合肥國家棉花交易中心電子撮合交易2010年5月合同結算價16150元/噸,較上周下跌20元/噸,跌幅0.1%。
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美元指數創(chuàng)10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商品市場價格普遍下跌,加之上周美棉出口明顯減少,近日國際棉價回調,內外棉價差逆轉。3月26日,ICE棉花期貨2010年5月合約結算價79.69美分/磅,較上周下跌2.49美分/磅,跌幅3.0%;代表進口棉中國港口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級)為86.68美分/磅,較上周下跌2.18美分/磅,跌幅2.5%。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5289元/噸(以6.8268匯率計算),低于國內市場價格784元/噸,價差較上周擴大721元/噸;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5711元/噸,低于國內市場362元/噸,而上周則是高于國內市場356元/噸。雖然本年度后期全球棉花供求關系仍然較為緊張,但是短期內市場看漲信心不足,預計國際棉價仍有可能繼續(xù)回調。
國內市場方面,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協(xié)調,新疆棉運輸困難問題已經有所緩解,從3月23日起,用于運輸棉花的車皮增加到170-180個/天,并且爭取能增加到250個/天;國際棉價回調,目前已低于國內棉價;由于下游廠家利潤下降,部分企業(yè)甚至出現(xiàn)虧損、停產情況,棉紗價格持續(xù)上漲行情恐難以維持。據了解,由于棉價、紗價大幅上漲,下游企業(yè)利潤空間受到壓縮,大型企業(yè)為了完成以前的訂單,不得不繼續(xù)購買原材料維持生產。目前多數大型企業(yè)的訂單可以做到5月份,此后如果利潤較低,可能出現(xiàn)企業(yè)不敢接單的情況;而一些中小型紗廠、布廠資金周轉困難,為規(guī)避風險,部分企業(yè)開始減、停產或調整產品結構,增大滌綸短纖用量。由于以上種種變化,近期市場心態(tài)發(fā)生轉變,棉花企業(yè)惜售心理減弱,紡織企業(yè)采購趨于理性,近期國內棉價漲勢或將進一步趨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