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汶川地震災區災后重建逐步轉入以提升災區發展能力為重點的新階段,國家電網公司在已完成災區電網恢復并部分超過震前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災區電網發展力度。近日,公司所屬四川電力公司與汶川地震重災區綿陽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三年內投資26.7億元進一步加快綿陽電網基礎配套設施和智能化建設,推動災區電網實現跨越式發展。
位于汶川地震重災區的綿陽市在國家新一輪城市規劃中被定位為“中國科技城、中國旅游和宜居名城”,國家將在綿陽投資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研發、電子信息、冶金機械、汽車及零部件、材料化工、食品等六大產業基地,全面建設震后綿陽新“三城”(即科學城、空氣動力城、航空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實現綿陽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為促進綿陽提升發展能力,國家電網所屬四川公司計劃2010至2012年在綿陽新建35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34項,新建線路1163公里,新增變電容量363.6千伏安,新建與改造10千伏及以下配網線路2100公里,形成220千伏雙環網,全面提升供電能力、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加大災區農村永久性安置房配套供電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確保災區群眾“入住一戶,通電一戶”。同時,在北川新縣城試點開展智能化變電站建設,新增110千伏變電容量10萬千伏安、線路33公里,新建10千伏電纜線路27公里,加快實現北川配電網“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為建設智能北川電網奠定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