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環境會計理論和實踐”課題在寶鋼開題。這是國內首次從企業角度啟動環境會計理論和實踐研究,是寶鋼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實施環境經營的一項重要舉措。
該課題由國資委和國家財政部共同參與,委托國家會計學院實施具體研究,寶鋼集團公司經營財務部為課題責任方,運營改善部和能源環保部為課題組成員。
環境會計又稱綠色會計,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興的會計學科。它運用會計程序對日常經營活動中的環保成本和環保效果,以貨幣或實物單位加以準確計量。目前,發達國家的會計學界在環境會計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并在會計實務中廣泛實踐,但我國尚未形成系統的研究成果。
鋼鐵作為傳統的環境高負荷產業,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方面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作為國內鋼鐵行業的領頭羊,寶鋼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將環境經營提升到公司戰略高度,提出了“將環境保護融入經營全過程來完成價值的創造和增值”的理念,并率先開始對環境經營的重要管理工具——環境會計進行實證課題研究。
環境會計在國內還是一個新生事物,沒有現成的成熟案例可供剖析。課題組將通過對典型企業的現場調研,總結樣本企業的局部管理經驗,尋找最佳實踐,并從中提煉出系統的環境管理會計框架,把生產經營對環境造成的損益納入企業的經濟核算體系。同時,重點立足于寶鋼實踐,對寶鋼將來的環境經營及環境會計的實施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導建議。
課題計劃于明年7月結題。據悉,寶鋼還將為國資委對央企的管理及評價從環境管理的角度提出框架建議;為財政部碳排放權交易等相關環境會計的準則建立可研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