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15時38分,我國首座采用自主品牌核電技術建設的核電機組――中廣核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成為我國第12座并網發電的核電機組。
嶺澳核電站二期是我國“十五”期間唯一開工的核電項目,是國家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項目采用中廣核集團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路線CPR1000,建設兩臺單機容量為108萬千瓦級的壓水堆核電機組。按照國家提出的“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行”目標,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管理由中廣核工程公司總承包,工程設計、設備制造、設備監造、工程施工與技術服務等均由國內企業為主承擔,1、2號機組設備國產化率將分別超過50%和70%。
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首次并網前,已完成試驗操作1157步,機組的各項性能得到了充分驗證。按照目前調試進度,該機組在完成后續功率提升及滿功率階段的相關調試試驗后,可望于今年10月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正在進行熱試準備,預計2011年6月并網發電。
在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建設中,為進一步提高機組安全性和經濟性,中廣核集團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與國內設計院所、科研機構密切合作,采用并實施了15項重要技術改進和40余項其它技術改進,其中包括采用數字化儀控和先進控制室、先進燃料組件、半速汽輪發電機組等。
目前我國已有11臺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總裝機容量約907.8萬千瓦。隨著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建成投產,我國將全面掌握二代改進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技術,基本形成自主品牌核電站設計自主化和設備制造國產化能力,為高起點引進、消化、吸收第三代核電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