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信成為全球首家實現電子雜費單的系統服務商
中國航信成為全球首家實現電子雜費單的系統服務商

文章來源: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0-07-29
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中國航信成為全球首家實現電子雜費單(EMD)的系統服務商(GDS)。
對于實現100%電子客票的航空公司,EMD可將其尚存的紙質單據旅費證(MCO\MPD)無紙化,幫助航空公司收取運輸外的附加服務收費,如改期收費、超重行李收費、座位選擇收費、保險費、酒店等。同時,EMD符合IATA標準,便于航空公司實現輔助服務聯運銷售。據IATA估算,2014年全球輔助服務收益將達四到五百億美元。近年來,隨著直銷業務的蓬勃開展,國內航空公司跨業經營已經產生,市場細分、差異化服務、附加服務已經成為航空公司積極尋求的業務發展方向和新的利潤增長點。CASMA(Computerized Airline Sales and Marketing Association)斷言附加服務是促進全球航空業復蘇的重要途徑,而EMD是支持附加服務開展的核心技術條件。
IATA于2009年底制定了EMD全球計劃: 2010年底GDS 具備實施能力,2012年全行業航空公司具有實施能力,2013年EMD全球推廣,實現100%BSP EMD。
全球各大航空公司,以及服務提供商都在研究EMD標準、進行EMD產品的開發。可以說,2010年成為航空公司附加服務元年,誰能率先推出自己的EMD產品,獲得業界認可,誰就能搶先占領市場,為自己的產品和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航信主動出擊。一方面,根據國內市場反饋,選定改期產品作為優先開展的業務,進行方案設計和開發;另一方面,認真研究和跟蹤國際標準,積極開展產品對標工作。今年 5月11日,中國航信實施的國內首個EMD產品——改期收費產品,在國航北京望京營業部投產使用,國內及亞太區第一張EMD也由此誕生,該投產確保了中國航信在EMD技術標準上的先發優勢。中國航信EMD產品在票證發放、票證使用、業務邏輯處理、用戶呈現、服務交付、數據結算等各個環節都符合國際航協IATA的標準定義。IATA在對中國航信提供的產品進行細致評估后,認可中國航信率先具備了支持EMD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