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0股銅合金絲絞制而成的一根六七毫米長、直徑不超過0.2毫米的插針,要經過至少6道生產工序。這個俗稱“麻花針”的微小器件,就是“絞線式彈性毫微插針”。依靠這一核心技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061基地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J63系列連接器不僅在2008年捧回了“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十年成就獎”,日前更被認定為首批國家自主創新產品,是電子元器件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因為擁有“麻花針”等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性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近年來,航天電器成為多項國家重點工程的配套產品供應商,配套領域幾乎涵蓋所有軍工型號產品及航空、兵器、船舶、核工業等眾多行業。航天電器還全部參與并圓滿完成了歷次載人航天飛行試驗和探月工程配套任務,僅2008年9月發射升空的神舟七號飛船上,就有航天電器研制的20多個系列100多種規格的配套產品。
航天電器在民用產業及國際市場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航天電器全面啟動跨地域、集團化技術創新工程,在貴陽、上海、蘇州、泰州、遵義等地設立控股子公司或技術研究院,大力拓展通信設備、高速列車、精密機械等民用高端市場;瞄準國際應用領域高端主流產品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的技術要求,迅速躋身美國通用電氣集團、哈里伯頓能源公司和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等世界500強企業的全球供應商行列。
從山溝里的三線軍工小廠成長為國內高端電子元器件領域的領軍企業,航天電器用10年時間實現了倍增發展:2009年,公司總資產達到17.2億元,是10年前的20倍;實現營業收入5.84億元,是10年前的20多倍;實現凈利潤1.03億元,是10年前的30倍以上。
技術創新是最重要的驅動力量。航天電器近幾年相繼建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防技術中心等,并在貴陽、上海、蘇州等地設立了8個專業分工明確的研發基地,為自主創新構筑能力建設平臺;連續多年保持科研經費、新技術設備改造費用分別占年銷售收入8%~10%和15%~18%的高投入比例。據統計,2009年航天電器研發新產品共計570項,平均每個工作日2個新品的研發速度。
利用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核心技術,是航天電器從容面對競爭對手的關鍵之舉。目前,航天電器已擁有專利381項,其中包括“麻花針”等一批核心技術。
在今年4月舉行的第75屆中國(深圳)電子展上,航天電器一次次接下大單,現場簽訂合同總值2000余萬元,成為展會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