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所屬中鐵大橋局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研發的我國首臺深井探測機器人,在四川錦屏水電站地區海拔2000米地下巖層現場實驗取得成功。該深井探測機器人學名為地應力測井機器人,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該項成果的成功研制,標志著我國對地下深層復雜地質環境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填補了國內深井地應力測量空白。該項成果將主要用于地殼穩定性分析,地質構造,水庫、水壩的地質分析,并將應用于地震等自然類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預防。
該機器人呈圓筒形,主要由“大腦”、“軀體”和“觸角”組成,“大腦”為地面控制系統,通過電腦顯示臺控制該機器人的地下活動;“軀體”部分可分為連接艙、機械艙、電子艙三部分,連接艙為數據連接系統,好比人體神經系統,機械艙里面裝有地下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觸角”,電子艙則為數據收集系統。待命時各“觸角”伸縮到機械艙內部,待下放到待定深度時,通過地面控制系統,機械艙四周首先伸出6個“觸角”,將該機器人固定在深井的預定深度上,然后陸續伸出各種功能“觸角”,依次完成對巖石表面的清理、打磨、噴涂粘膠、粘貼應力片、測量應力等任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