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2010年PON設備集采于8月初啟動,目前已完成了包括技術和商務標在內的綜合評標工作,很快將啟動各省公司申報工作,以確定各廠商的最終份額和市場格局。三大運營商目前都在積極推進全業務及寬帶提速戰略,尤其是寬帶服務一直離消費者的需求有較大差距,提升空間巨大,而FTTX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重要解決方案。此輪集采覆蓋FTTB+LAN、FTTB+DSL、FTTH、FTTO等各種場景,集采總量達到1320萬線,打破2009年聯通集采1100萬線的記錄,顯示出中國聯通持續推進FTTX建設的決心。
聯通啟動最大規模PON集采 華為綜合評標領先
在PON技術選擇問題上,聯通采取了開放和理性的態度:同時發出GPON和EPON兩份標書,由廠商根據各自產品情況進行投標,最終由各省份公司結合自身需求,綜合不同產品和技術的性價比來選擇合適的PON技術,并確定適宜的建設模式。此次集采共有國內外10多個知名設備廠商參與,聯通現有的主要光接入設備供應商華為、中興、烽火、貝爾均提供GPON和EPON兩種制式的產品,并能夠支持G/EPON共平臺、共網管;而愛立信、摩托羅拉等歐美廠商也將其在歐美等海外高端市場大規模應用的GPON產品引入中國,支持中國聯通FTTX建設。據參與此次招標的人士透露,在對各廠商的商務和技術應答進行評定后,華為在EPON和GPON上的綜合排名均列第一,有望延續其在PON市場的領先地位。
PON路線之爭逐步清晰 GPON成主流選擇已無質疑
PON產業發展一直存在路線選擇的困惑,也就是EPON、GPON的選擇。日韓較早啟動PON市場,早先走的是EPON路線,供應商多在其本土范圍內選擇,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歐美市場則一開始就選擇了GPON,供應商包括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摩托羅拉、華為等全球主流設備制造商。目前看來,隨著產業鏈快速的發展變化,GPON成為未來FTTx市場的主流已經沒有太大的爭議。國際著名咨詢機構Infonetics預測全球GPON發貨量將在2010年內超過EPON,這一觀點在今年得到了多家運營商動作的印證,澳大利亞、新加坡、文萊等國均采用GPON建設國家寬帶項目,而早期采用EPON的韓國前兩大寬帶運營商SK Broadband、KT以及日本SuoCableNet等運營商都正在逐步轉向GPON。從此次中國聯通集采各廠商的報價來看,華為、貝爾、愛立信等主流GPON廠家的設備價格均已低于同規格的EPON設備,表明GPON在全球應用中已經形成了產業鏈規模和成本優勢。
中國聯通從2008年起組織對GPON設備進行了數次測試,并在多個省市進行全面試點,對GPON的技術優勢和產業成熟度已有充分把握,聯通集團已確定在此次集采后全面放開各省份的GPON建設。在用戶接入帶寬需求快速提升、網絡投資趨緊的情況下,聯通將大規模采用帶寬更高、成本更低的GPON技術進行FTTX建設。中國聯通此次PON集采將掀起GPON在中國市場的部署新浪潮,有望進一步提升中國寬帶接入水平,更好地支撐三網融合業務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