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與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上海航空樞紐建設。雙方通過密切戰略合作,深化合作內涵,積極落實和推進上海“兩個中心”建設對上海航空樞紐的要求,力爭2015年實現上海兩場旅客吞吐量達到億人次,基本建成亞太地區核心樞紐。東航股份公司總經理馬須倫和上海機場集團總裁李德潤分別代表雙方簽字。
東航和上海機場作為上海樞紐建設的兩大主體,業務對接面十分廣泛,在上海樞紐建設中唇齒相依、密不可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十二五”樞紐建設新時期的到來,《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對于雙方而言都是新的發展機遇和新的歷史使命,這也促成雙方鞏固以往優勢成果,繼續探索發展新路的強烈愿望。雙方將在此次合作框架下,共同深化落實《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堅持以浦東機場為主、虹橋機場為輔的“一市兩場”功能定位,繼續深化多領域的緊密合作,通過攜手共建,力爭2015年,上海機場客貨吞吐量達到億人次和550萬噸,進入世界機場排名前列的目標(其中,浦東機場6500萬人次和475萬噸,虹橋機場3500萬人次和75萬噸);東航全力構建浦東機場樞紐航線網絡,力爭在上海客運市場份額達到50%,成為領先亞洲、享譽世界的大型樞紐航空公司。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東航和上海機場將把“構建浦東樞紐航線網絡,完善樞紐設施”、“ 共同優化協調浦東樞紐運營,提高運營效率”、“共同提升上海航空樞紐服務能級和品質,提高國際知名度”、“共同開拓市場,增強在長三角及華東地區的輻射能力”等作為戰略合作的重點。東航加大在浦東機場的運力投入,積極開辟國際遠程新航線,加密國際干線航班,增加國內通航點,加密至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班,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浦東機場航線網絡布局及銜接性,建成4進4出高質量航班波。上海機場加緊建設浦東機場第4、第5條跑道及相關配套設施,增加機場起降容量,提高保障能力;以先進機場為標桿,提升機場服務能級,營造舒適便捷的出行環境。雙方還將共同優化中轉流程,力爭實現中轉最短銜接時間(MCT)目標,浦東機場國際轉國際80分鐘、國際國內互轉80分鐘、國內轉國內60分鐘;共同優化兩場飛行區機、橋位等資源配置,提高橋載設施使用率,共同建設綠色環保機場,并在不正常航班保障、應急協調、機坪運行秩序等方面強化溝通,不斷提高樞紐運營效率。
合作雙方還對戰略合作機制達成了共識,有效保證戰略合作重點的全面推進。由東航和上海機場集團高層領導組成聯合領導小組,研究、決策推進戰略合作的重要問題及階段性的合作重點和項目,明確責任部門和進度節點,并對合作進程進行評估和督導。雙方還將成立多個工作機構,專項負責戰略合作重點“落地”,并通過雙方誠實互信、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力爭成為我國民航大型機場與基地航空公司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典范。
東航管理層表示,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將實現雙方合作向深度和廣度的進一步發展,實現兩個運營主體之間全面交流合作和攜手發展,最終目標是在上海樞紐建設中發揮1+1大于2的效應,形成上海樞紐建設新的“加速度”,增加發展動力和發展后勁。同時,東航與上海機場的合作也是東航整個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步,使得東航在打造樞紐過程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對東航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探索科學發展道路,履行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具有重要意義。
上海機場集團董事長吳念祖表示,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使上海航空樞紐建設站在了新的發展高度,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雙方將在共同推進樞紐航線網絡建設和中轉產品開發、共同開拓市場和增強對長三角及華東地區輻射能力、共同提升服務水平和提高客戶滿意度等方面加強密切合作,機場集團將在進一步完善樞紐設施、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機場保障能力等方面為東航的中樞運營創造更好的條件。雙方將積極倡導協作共贏,共同協商樞紐發展大計,攜手打造航空樞紐,服務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經濟社會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