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中國水電集團參建的全長177公里的包頭至西安鐵路內蒙古段全線開通,標志著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條快速鐵路通道正式投入運營。
包西鐵路項目是中國水電七局實施“大集團、大土木、大市場”取得的重大成果,水電七局將其視為推動戰略轉型的“門票”工程。承擔37.049公里正線施工任務,內容涵蓋路基、橋梁、隧道、涵洞、站場等鐵路工程土建施工所有項目,特別是兩座特大橋和一條長隧道為全線控制性工程。
自2007年6月進場以來,在呼和浩特鐵路局、新包神公司、監理、設計單位及內蒙古當地政府支持下,中國水電七局確立了“文明施工、質量創優、如期交付”的目標,組建了強有力的項目管理團隊,選擇了精銳的施工隊伍,配備了過硬的技術力量,投入了先進的施工設備,特別是快速學習鐵路施工技術和組織管理流程,大力推行標準化、程規范化施工水平,融入鐵路文化,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了各項施工任務,所有控制性工程均按期實現節點目標,在業主中后期組織的歷次檢查中名列前茅。
據了解,包西鐵路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南北大通道包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建的包西鐵路內蒙古段位于內蒙古中南部,線路呈南北走向,東可達華北、東北地區,南可直下西南、華東地區,西可至寧夏、甘肅和新疆,北可抵滿都拉口岸,途經內蒙古包頭和鄂爾多斯,終到省界,總投資54.39億元,包括包頭南、達拉特西等8個列車站,其中有7個萬噸級列車站,設計年運量1.6億噸,客車30對/日,建設等級為國鐵I級雙線電氣化鐵路,速度目標值為160公里/小時。
包西鐵路于2007年開工建設,是內蒙古、陜西兩省之間交流和經貿往來的最便捷通道,在國家鐵路網中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重要作用。包西鐵路內蒙古段開通運營后,將為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等地提供低成本、大運量的運輸服務,使鄂爾多斯融入中國鐵路快速重載網絡,極大地增強蒙西地區煤炭的鐵路運輸能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