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1-03
2008年12月26日下午,南國冬日的陽光溫柔地灑在南方某軍港上。在長長的碼頭旁,“武漢” 號、“海口”號和“微山湖” 號3艘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所屬企業建造的鋼鐵戰艦如長虹臥波,正蓄勢待發。由它們組成的首批艦艇編隊將遠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為中外船舶護航,履行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莊嚴使命。“這是人民海軍走向遠洋、走向深藍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次壯舉。”中船集團公司總經理譚作鈞激動地說,“能夠為中國國防史上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盡一份力,是我們全體造船人的驕傲!”
“十五” 伊始, 一批高技術含量的海軍重點武器建設任務在中船集團公司的各條軍工戰線陸續啟動。“武漢”號和“海口” 號的建造工作就是那一時期江南攻關的主要任務之一。2003年, 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 給本來就十分緊張的江南軍工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江南臨危不亂,啟動應急計劃預案,一手抓抗“非典”, 一手抓生產,最終度過了難關。為了鏖戰軍品,一大批江南人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歡樂時光,默默無聞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就這樣,經過全廠上下的齊心努力, 包括“ 武漢” 號和“ 海口” 號在內的眾多軍工任務均按時、高質量地完成。如今這兩艘已經在海軍服役多年的戰艦, 因其優異的性能和先進的技術水平,被海軍將士們分別譽為“中國現代”和“中華神盾”。
2001年9月,廣船國際簽署“微山湖” 號艦建造合同。當時正是該公司最為艱難的“爬坡過坎”時期,正在緊張地進行著兩艘1600米豪華客滾船的攻堅建造工作,生產壓力極大。該艦的核心——綜合補給設備進廠之初,廣船人對于如何進行安裝、調試一無所知,而相關專家又由于種種原因無法及時到位。為了保證按期交船,廣船人從零開始,自己學習、研究和摸索各項技術要領,并最終在實踐過程中完全掌握了該設備的安裝、調試技術,大大提高了企業在相關領域中的技術水平。截至目前,“微山湖”號已經參加了4批護航任務,很好地完成了艦隊給養保障工作。
2010年7月16日,由“昆侖山”號船塢登陸艦、“蘭州”號導彈驅逐艦和“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第六批護航艦艇編隊正式接替第五批編隊執行護航任務。近兩年來,我國海軍共有14艘戰艦開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其中的13艘都由中船集團公司所屬企業建造。其中包括導彈驅逐艦4艘、導彈護衛艦6艘、綜合補給艦2艘和船塢登陸艦1艘,承建單位包括江南造船(集團)、滬東中華、黃船公司、廣船國際等我國骨干船企。
茫茫滄海,巨浪翻滾,中船人用辛勤的汗水鑄就的威武戰艦為英勇的人民海軍增添了巨大的力量,更在那深藍色的舞臺上展現出了人民解放軍的軍威和人民共和國的國威。相信,身兼海軍裝備建設中堅力量和船舶行業排頭兵雙重角色的中船集團公司在“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方針的指導下,將來定能為祖國國防建設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