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集團裝備公司成為我國煤機裝備制造業的旗艦
中煤集團裝備公司成為我國煤機裝備制造業的旗艦

文章來源: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0-11-18
中煤集團抓住國家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機遇,自2004年10月份以前瞻性的戰略思維整合組建中國煤礦機械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以來,以打造煤機制造“國家隊”為已任,不斷加強在煤機裝備領域進行技術創新,始終以領先者的遠見思考新時代的行業問題,以全套化產品解決方案樹立行業新標準,以最安全可靠的產品打造行業新高度。經過6年發展,今年7月份,中煤集團所屬裝備公司進入了2010年中國機械制造百強企業,排名高出同行業第二名企業達105位,這是煤機行業第一家機械制造百強企業。中煤集團所屬裝備公司,業已成為我國制造煤礦井下綜采工作面“三機一架”成套設備設計、制造和研發的“國家隊”和行業領先者,而且部分研究成果已進入到衛星發射等尖端領域。
中煤集團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主要在打造行業領先的科技研發體系、加大科技投入、積極自主創新等方面采取措施,不僅實現了企業煤礦裝備產業的跨越式發展,而且在引領振興民族煤機裝備業發展上不斷做出新貢獻。
一是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中煤裝備公司通過不斷整合、提高和完善,目前已形成由1個國家認定技術中心、1個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1個國家認可實驗室、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個省市級技術中心、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和6個企業技術中心、86個各類專業研發機構為主體組成的科技創新體系,擁有由26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強大研發隊伍。這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核心和源頭,保障了企業持續不斷的科技創造力。其中,2010年7月份,中煤裝備公司又獲批“國家能源煤礦采掘機械裝備研發(實驗)中心”。作為煤機行業第一個國家級能源研發(實驗)中心,并擁有世界最大的采掘成套裝備聯動實驗室和強力液壓支架試驗平臺,該中心對于促進我國能源裝備企業在科技自主創新、高端專家人才培養及煤機技術重大課題攻關的良性發展,提升我國煤礦機械研發和試驗技術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二是加強對外技術合作與交流。中煤裝備公司依托現有的科技研發體系,整合內外部資源,努力實現產學研實質化、合作國際化。近年來,與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12所大學、2個科研院所、多家研究機構合作研究項目32個,合作簽訂7項戰略聯盟。共接待美、英、法、意、日、俄、瑞典、波蘭、澳大利亞、印度、土耳其等十五個國家外賓來訪。僅2008年,就接待國外技術貿易團組32個,同時,派出300多人次赴西歐、美國、日本、俄羅斯、印度等國執行技術業務任務。
三是持續加大科技投入。中煤裝備公司高度重視技術創新,一貫大力支持與投入新技術和新產品。僅在近三年,中煤裝備公司科技投入就達到7.28億元,分別占年度銷售收入的5.89% 、5.05%和5.0%;新產品銷售收入38億元,分別占年度銷售收入的47% 、28%和29%。
四是強化行業技術引導。中煤裝備公司通過參與國家行業政策的制定,積極承擔了“國家煤炭工業重大技術裝備政策研究”及國家煤機裝備“十二五”發展規劃研究課題,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責任與義務,積極搶占行業科技發展的話語權。經過前期準備、行業調研、專家座談與論證、征求意見,目前已完成初稿的編寫。
五是加強關鍵技術研發。中煤裝備公司通過承擔國家重點科技項目等方式,突出對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滿足國內礦井重大裝備重型化、自動化、成套化的需求,解決特厚煤層、薄煤層等特殊地質條件下的開采難題,多項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并代替進口,甚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例如,世界功率最大的輸送機、7米以上特大采高液壓支架、薄煤層自動化強力刨煤機成套設備、國內最大的交流電牽引采煤機、特厚煤層大采高綜放開采成套技術與裝備等等。
中煤裝備公司解決了制約煤機行業發展的一批技術難題,推動了煤礦重大裝備國產化,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近三年,中煤裝備公司就累計完成或在研包括國家重點項目在內的研發項目478項;形成科研成果和專有技術近千項,包括3大類國際一流技術、9大類國際或國內先進技術,23臺套產品實現中國首臺首套;累計申請受理專利近300項,其中44項為發明專利,獲得授權18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達4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