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為期兩天的中材集團2011年工作會議在北京結束。會議指出,中材集團“十一五”各項發展目標已完成;會議提出了中材集團到2015年的總體目標——資產總額超過1500億元,營業收入超過15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150億元,科技貢獻率超過75%,國際業務收入超過中材集團總收入的50%。
會上,中材集團董事長譚仲明作了題為《匯聚能量,執著進取,為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而努力奮斗》的董事長工作報告,報告客觀總結了中材集團十年來的發展成就,全面分析了未來五年的經濟形勢,提出了中材集團下一個五年的發展戰略和目標。
譚仲明指出,與2000年相比,中材集團資產總額增長了11倍,營業收入增長了28倍,利潤總額增長了90倍。他系統總結了五點收獲:一是正確的發展戰略,引領了中材集團快速健康發展;二是不斷優化企業組織結構,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三是加強了科技創新,推進了可持續發展;四是強化了各項管理,向一流企業進一步邁進;五是注重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營造了和諧發展氛圍。
譚仲明從國際形勢、國內形勢和中材集團的發展環境等三個方面,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中材集團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總體戰略指導思想,即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創一流企業”目標,堅持“創新型、國際型、價值型”企業定位,堅持高成長型、高回報型、戰略型新興產業定位,堅持培育較強發展實力、較大產業規模、優秀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國際品牌,把中材集團建設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
中材集團總經理劉志江作了題為《堅持科學發展,加快方式轉變,全面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的總經理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集團2010年在產業發展、運營機制、科技創新、組織結構調整、管理體系建設、黨建工作等六個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就,分析了2011年集團產業面臨的形勢,明確了2011年的經營目標。
劉志江指出, 2010年,中材集團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成果,積極開拓市場,持續發展產業,努力提升效益,總體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預計2010年資產總額達730億元,同比增長22%,完成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利潤總額40億元,同比增長43%。
技術裝備工程業繼續發揮品牌優勢,競爭能力持續提升,傳統市場進一步鞏固,新興市場開拓成效明顯,國際市場占有率預計達40%,連續三年穩居全球第一。
水泥制造業繼續堅持西部戰略和區域龍頭戰略,西部水泥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效益顯著增長。2010年,集團新增水泥產能2850萬噸,總產能已達7050萬噸,商業混凝土產能達900萬立方米。
節能環保余熱發電市場影響進一步擴大,全年累計發電量達2.2億度,節約標準煤約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0萬噸。
新材料產業優化戰略布局和產品結構,充分發揮技術優勢,資產質量、運營效率進一步提高,業績實現了全面增長。
劉志江提出了2011年中材集團的經營目標——實現營業收入增長超過30%,實現利潤總額增長超過25%。劉志江全面部署了2011年的主要工作:一是堅持創新發展思路,持續擴大產業規模;二是進一步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努力開創“走出去”新局面;三是堅持科技創新,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四是持續強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五是加強資源整合,提升整體優勢,推動穩定健康發展;六是加強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促進和諧發展。
對于2011年的工作,中材集團黨委書記于世良提出五點要求:一是真抓實干,確保中材集團新的五年發展戰略目標開局之年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二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三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提高領導班子整體素質;四是宣貫“敬文化”理念體系,打造中材特色企業文化;五是做好安全生產和維護穩定工作,為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