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國家電網公司與中國氣象局在公司總部簽署了《關于提高電網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的合作框架協議》。此舉將提升國家電網公司氣象信息應用水平,從而提高國家電網的氣象防災減災和可再生能源消納等方面的能力。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與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欒軍代表雙方簽字。
協議明確,雙方按照優勢互補、注重實效、穩步推進、共同發展的原則開展合作,合作內容主要包括建立災害性天氣預警聯動機制,開展常態化的電力氣象服務,開展聯合監測和資料共享工作,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在合作機制上,雙方還將建立電網氣象服務協調領導小組,領導和協調電網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及服務工作,研究重大合作事項,檢查、總結并部署年度合作相關工作。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表示,長期以來,氣象、電網是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今后的合作領域將更加寬廣。針對電網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電網氣象服務的專業性,創新服務方式,為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欒軍在介紹了公司發展情況后指出,電力從生產到使用的各個環節皆有賴于氣象指導,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用電結構、電源結構的變化,天氣過程特別是災害性天氣事件對電網安全運行的影響愈加明顯,雙方加強合作意義重大。
近年來,為應對氣象災害,保障電網安全,提高供電可靠性,國家電網公司和氣象部門不斷加強合作。特別是2008年大范圍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后,雙方進一步加強聯系,并于2008年12月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威脅電網安全災害性天氣預警和應對工作的通知》。近兩年來,雙方的工作聯系越發緊密,已建立了較為有效的氣象災害預警及防災聯動機制,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協議,今后,國家電網公司能夠更好地利用氣象部門現有的觀測、預報能力為經營活動服務,并能借助氣象部門的專業技術力量,開展電力線路冰凍災害預報預估、基于數值天氣預報的風電功率預測及負荷預測等對電網運行有重要意義的應用技術研究,提高公司系統的氣象保障能力和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