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國家發改委核準開工建設的四川第一個重點工程、國產首臺60萬千瓦超臨界“W”火焰爐燃煤發電機組——華電珙縣電廠一期2×60萬千瓦工程1號機組,于2月20日14時30分,成功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
“1號機組正式投運,每天可為四川電網、華中電網供電1000多萬千瓦時……”據四川華電珙縣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鐘華富介紹,工程采用低氮燃燒技術,除塵率99.8%,并同步安裝了煙氣脫硫脫硝裝置,脫硫率達到96.2%,脫硝率達到75%,節能減排效果明顯——“華電珙縣電廠一期工程投產后不僅是全省最先進的火電機組,同時還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四川華電珙縣發電公司還先后投入7000萬元,在工程設計各階段持續開展技術創新與設計優化工作,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和優化,能耗標準進一步降低,1號機組綜合供電煤耗降低至每千瓦時302克的水平(與20萬千瓦機組相比要低近80克),節能降耗效益顯著。
該工程同時是華電集團公司系統第一個“上大壓小”項目。工程自2008年6月10日核準開工建設以來,在各級各部門的領導、關心、支持下,通過全體工程管理和建設人員的團結拼搏與艱苦努力,實現了1號機組倒送廠用電、鍋爐水壓試驗、鍋爐點火、吹管、汽輪機沖轉、機組并網、168試運“七個一次”成功,實現了環保工程、外圍工程與主體工程建設“三同時”。
據了解,隨著華電珙縣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的正式投產發電和2號機組的即將投產發電,華電珙縣電廠儲備的30萬噸存煤將轉化為7億千瓦時的電量,并為進一步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四川電源結構、減少峰枯期發電出力懸殊矛盾、提高電網穩定水平及供電可靠性發揮重要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